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揭秘李自成為何會失敗 根本因素是他的眼界

揭秘李自成為何會失敗 根本因素是他的眼界

時間:2019-06-25 16:51:33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給大傢準備瞭:李自成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很多人都為李自成感到惋惜,再怎麼說,明朝也是在他手裡終結的,崇禎皇帝還被他逼得自縊殞國。然而隻過瞭40多天,清軍就把他打敗瞭,這究竟是為何呢?當然因素有很多,但最根本的一個因素,就是他的眼界與格局,根本與皇太極、多爾袞不是一個層次,這是註定要失敗的事情。

從李自成這方面來看,1643-1644這兩年,無疑是他人生瞬間到達巔峰的一段時間,無論是軍事上的節節勝利,還是地盤的不斷擴充,再加上趁著崇禎皇帝首尾不顧,並沒有費多大力氣就把北京給占領瞭。他的風頭之勁,無論是南方的張獻忠,還是關外的滿清,都隻能是望塵莫及。

然而他很快就失敗瞭,歸根結底就是這時候的他有點忘乎所有,對關外的滿清更是一無所知。相反的是,滿清雖然還沒有辦法攻進關內,但他們的眼光卻很長遠,對於關內的形勢,可以說是知根知底。早在李自成還在河南、山西之際,皇太極就認為,大明王朝快要滅亡瞭。

事實上他的這個判斷,很快就得到瞭驗證。僅從軍事力量來看,這時候的明朝,事實上已無可用之兵,最強悍的軍隊也隨著洪承疇的投降而不復存在。盡管在他的眼裡,對方這些人難成氣候,不過是流寇而已,卻也從來不敢掉以輕心,再三告誡手下的將士,盡量避免在這段時間與義軍交惡。

在李自成春風得意的1643年,皇太極卻離開瞭人世,這時候雖然順治是名義上的皇帝,但大傢都知道,權利實際被他的叔叔也就是多爾袞所掌控。他對李自成的研究,比哥哥皇太極就更勝一籌。在得知李自成已經建立大順王朝後,多爾袞就以清朝皇帝的口吻邀請李自成作同盟,意圖共分明朝天下。

不管多爾袞的態度是否誠懇,李自成壓根就沒有見到對方的使臣,因為下面的官員根本不把這當回事。雖然這是下面官員的疏忽,但從根子上來說,反映的是李自成對關外勢力的輕視。等不到李自成回音的多爾袞,這時就逐漸改變瞭策略,隨著李自成占領北京,多爾袞更是看到瞭機會,認為成敗在此一舉。

為此他迅速調集精兵強將,一舉擊潰瞭吳三桂的部隊,多管齊下迫使吳三桂投降瞭滿清。多爾袞之所以會加快節奏,因為此時他們有很多的文章可做,打出的旗號也不是滅明而是剿寇。同一個時期的李自成,則在夥同自己的部下燒殺搶掠,對於明朝官員也都是在嚴刑拷打,無論是官場和民心,雙方的力量已經發生瞭巨大的反轉和變化,李自成焉得不敗?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