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後失戀寫瞭首詩,還被封為千古女詞人
嗨又和大傢見面瞭,今天小編帶來瞭一篇關於胡太後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古代王朝實行世襲君主制,皇帝駕崩,皇子繼承,若小皇帝年幼,則多由其母親臨朝,歷史上垂簾聽政之事屢見不鮮,如大秦宣太後,滿清慈禧太後等。她們在所謂“牝雞司晨”的同時,也養男寵、蓄面首,北魏胡太後也不例外。
胡太後,北魏宣武帝妃胡充華,孝明帝元詡生母。宣武帝駕崩時,孝明帝尚不足六歲,母親胡太後掌管朝政。胡太後看上瞭本國武將楊白花,史書說太後“逼幸”。

楊白花是北魏著名猛將楊大眼之子,他武藝高超,頗有謀略,且身材魁梧,英俊瀟灑。雖被胡太後逼迫,與之私通,但楊白花心裡還是很不情願的。不久之後,尋瞭個機會,他便率部投降瞭南梁,改名楊華。
一國太後就這樣毫無征兆地失戀瞭,這讓胡女士傷心欲絕,於是寫下瞭一首淒婉的情詩,表達自己的相思之情。她還讓宮女挽著手,踏著腳,日日夜夜不停地演唱,史書上說“使宮人晝夜連臂蹋蹄歌之,聲甚淒斷”。
《楊白花歌》
陽春二三月,楊柳齊作花。
春風一夜入閨闥,楊花飄蕩落南傢。
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
秋去春還雙燕子,願銜楊花入巢裡。

二、三月際,楊柳作花。看見那漫天飛舞的楊花,紛紛擾擾如同她的思緒,怎能不叫她睹物思人呢?她盼望著,盼望那秋去春來的雙燕子,能把心上人帶回她的身旁。
我們姑且不論胡太後其人,單說這首詩還是很不錯的。
全詩皆用比興,詩中的楊花,是自然界飄灑的楊花,也是胡太後的心上人。所以詩中句句寫楊花,亦是句句說相思。婉轉而熾烈,情真而動人,沈德潛評其“音韻纏綿,令讀者忘其穢褻”。
身為太後,不但敢寫這樣的情詩,還命人徹夜唱之,不得不佩服她的勇敢和熱情。
“含情出戶腳無力,拾得楊花淚沾臆”,她毫不掩飾自己的悲傷,熱烈地傾訴自己的思念,她的思念是“理直氣壯”的,是“正大光明”的。她知道他不會再回來,卻仍然懷著難泯的深情。
你跑瞭,丟下我,我就要讓你、讓世人知道,我是真心喜歡你,即使你不再回來,這歌聲、這真情、這思念也會傳到南朝,傳到你的耳中。

唐代大文豪柳宗元有感此事,也寫瞭一首《楊白花》詩:
楊白花,風吹渡江水。
坐令宮樹無顏色,搖蕩春光千萬裡。
茫茫曉日下長秋,哀鴻未斷城鴨起。
《彥周詩話》評“言婉而情深,古今絕唱”。
胡太後當政之初還頗有作為,廣聽民意,招賢納才。晚期大興佛教,窮奢極欲,為瞭長期把持朝政,竟然毒死自己的兒子,致使政壇動亂,終被權臣朱爾榮沉入黃河而死。
胡太後“性聰慧,多才藝,能詩”,雖然僅存詩一首,即這首雜言古詩《楊白花歌》,但卻以意境優美、情真意切被收入《樂府詩集·雜曲歌辭》中,更被《中國文藝詞典》定為北朝的代表作,她本人也被列為中國優秀女詞人。
作為政治傢,胡桃後是失敗的;作為詩人,胡太後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