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關羽敗走麥城,孫權為什麼不留下他?關羽非殺不可的原因是什麼?

關羽敗走麥城,孫權為什麼不留下他?關羽非殺不可的原因是什麼?

時間:2019-06-26 20:58:13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關羽敗走麥城,孫權為什麼不留下他?關羽非殺不可的原因是什麼?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解答。

三國中劉關張三人的情誼可謂是堅如磐石,他們三個人的出身都是相差不大,劉備雖說是中山靖王之後但也淪落到賣草鞋去瞭;在劉備創業初期,正是因為有張飛的資助,才讓他有瞭第一支軍隊,然而他們三個的死並沒有間隔太多的時間。

而且他們的死和東吳還都有關系,最初是因為關羽在襄樊戰役之後連連失利。因為當時他並沒有多少兵力,而且在危急的時候又沒有人來救援。所以在東吳打荊州,而他為瞭回去解荊州之圍的時候,不幸被俘虜瞭。但是讓人感到非常奇怪的是,孫權竟然不和劉備商量一下,就將關羽殺瞭。這和關羽曾經被曹操俘虜的待遇差瞭很多,難道孫權不知道關羽和劉備的關系嗎?他就不怕劉備會找他拼命嗎?這些我們能夠想到的問題,孫權當時肯定也想到瞭。

但他還是將關羽殺瞭,因此這就不得不讓我們追究其中的原因。其實這和關羽本人的傲氣很大關系,因為關羽出名的比較早。雖然當時他備受關註,可以說在三國之中,人們對他都非常的熟悉。出瞭名的關羽也不能免俗,他感覺有一點飄瞭。所以經常會有一些傲慢之氣,因此有時候會得罪一些人。這其中就包括孫權,其實剛開始的時候,孫權一直想要和關羽交好。有一次,孫權派諸葛瑾去找關羽想讓自己的兒子娶他的女兒。但是這個誠懇的請求卻被關羽斷然拒絕,不僅如此,而且還將孫權羞辱瞭一番。甚至還說孫權是一條狗,這就有點讓人不能忍瞭。雖然曹操比較厲害,但是他曾經也誇過孫權。說明孫權還是有著一定的能力的,但是在關羽的眼中,地位卻如此低下。所以讓孫權感到心裡面非常的不平衡,自己好心好意去聯姻。沒想到不僅被拒絕瞭,而且還被侮辱瞭一番。這對於一般人來說都是無法忍受的,更何況自己是一國之主。

如果傳瞭出去,那麼自己就完全沒有形象而言。因此孫權當時感覺非常的丟臉,心裡面就記下瞭仇。想著有一天,如果關羽能夠落在自己的手中,一定不會放過他。有人可能就會問瞭,為什麼關羽這麼看不起孫權呢?這就要從關羽和孫權的出身說起瞭,因為關羽本來就是一個賣棗的。而他的大哥和三弟出身也不是很好,所以他們才能走到一起。而孫權就不一樣瞭,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富二代。所以關羽對他非常的反感,盡管孫權做瞭那麼多事情。在關羽看來,也都是不值得稱道的。關羽認為隻有通過自己的努力,白手起傢,這樣的人才能值得敬佩。所以他對孫權沒有一點好感,甚至還有點厭惡。而且他對於孫權的作戰方式也是不茍同的,因為他覺得孫權經常會搞一些偷雞摸狗的事情。雖然說有的時候會獲得一些勝利,但采取的都是一些不太光明的手段。

關羽的死和他本身的性格有著很大的關系,他為人比較傲慢,當時荊州本來是完全能夠守住的。但他卻想攻下襄樊這個地方,在前期也斬殺瞭於禁和龐德,讓敵軍聞風喪膽。曹操手下大將曹洪也抵擋他不住,於是曹操就讓徐晃派兵去增援。而這時候,東吳這方面,大都督呂蒙又稱病,推薦陸遜做大都督。這關羽就想陸遜是個書生,就毫不把他放在眼裡。於是就把江陵的兵力全部抽到瞭荊州的前線。沒想到,陸遜卻白衣渡江,偷襲瞭江陵。關羽敗走麥城,最終被殺。

也許有人會認為,這是因為孫權太過小肚雞腸,甚至有些鼠目寸光,因為關羽之前曾得罪過他,於是他貪圖一時痛快,殺害瞭關羽,根本沒有考慮後果。關羽在襄樊之戰前,的確曾得罪孫權,並且得罪瞭不止一次。

孫權基本上都是靠偷襲得逞,對關羽來說,這是萬萬不能容忍的。而且關羽當時也是不可能投降的,一是因為他瞧不起孫權的人品。第二個就是因為關羽的年齡當時也不小瞭,而且都知道他是一個重義氣的人。如果投降瞭,那麼很有可能就會讓他以前的名聲全部都敗壞瞭。而且他知道就算自己投降,也不會得到重用的。因為孫權並不是一個大氣之人,一定會把他殺死的。

關羽以忠義著稱。最典型的證據就是,當初劉備敗於曹操之手,失去瞭立足之地,隻能跑去寄人籬下。這種情況下,關羽遭到曹操的生擒,曹操不僅為他破例,沒有將其殺害,還把他拜為瞭偏將軍,平時對他也“禮之甚厚”。這些待遇,比起早已投靠曹操的名將張遼,有過之而無不及。當他於萬軍之中,取顏良首級,為曹操解瞭白馬之圍後,又被表封為瞭漢壽亭侯。可是,他覺得自己報答瞭曹操的典恩情之後,還是“拜書告辭”瞭。有這一先例,他更不可能轉投江東,所以,對江東而言,關羽是留不下的。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