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劉邦一生精明,為什麼卻不殺呂後呢?

劉邦一生精明,為什麼卻不殺呂後呢?

時間:2019-06-28 08:31:28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嗨又和大傢見面瞭,今天小編帶來瞭一篇關於劉邦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我們都知道皇後乃是一國之母,國傢之母的事它不是傢事而是國事,故而如果廢皇後那是屬於國傢大事,不是我們理解的傢庭矛盾那樣。更何況劉邦如果是殺呂後這跟廢皇後更不一樣瞭,歷史上廢皇後的案例歷歷在目,唐朝李治廢武則天以及國外英格蘭的亨利八世廢後,都造成瞭朝廷動亂,國傢陷入一片混亂之中。因此劉邦殺呂後這樣的重大政治事件是不能完成的,在當時的漢朝,尤其是在呂後擁有的滔天權勢之下這種事情的成功率微乎其微。更何況劉邦真的僅僅是沒有能力殺害呂後才不殺的嗎,或許這其中還有其它的因素,我們來看一下劉邦究竟為什麼不殺呂後,看看我們是否誤解瞭他的心!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呂後還未跟著劉邦的時候,那是遠近聞名的大傢閨秀,而那個時候的劉邦隻是一個泗水亭長,十裡八鄉都覺得劉邦能娶到這麼個漂亮的小姐那是極大的福氣,包括劉邦自己也怎麼覺的。那時候的劉邦並不知道自己會是日後的高祖皇帝,在一無所有的時候劉邦很感激自己的妻子下嫁給他,他也是對此格外的珍惜,對呂雉那是百般疼愛。

劉邦為瞭自己的夢想四處征戰但同時也是風流事不斷,呂後在傢裡照顧老人小孩,任勞任怨。後來呂後跟公公和小孩還被項羽給擒獲,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差點都沒瞭命,這要是換瞭一般的女人早就一走瞭之瞭。想想呂雉一個大小姐的身份,跟著劉邦後沒有過過一天好日子,除瞭擔驚受怕還要忍受丈夫的見異思遷。呂後受多少罪吃多少苦,朝中大臣都看在眼裡,劉邦自己心裡也明白的,所以他對呂後還是有著一絲感情,真要對呂後動手,他心裡也有點舍不得。

然後我們再看一下劉邦為什麼想殺呂後,一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戚夫人以及他的兒子劉如意,因為他想要立劉如意為太子。但我們要知道,呂後是劉邦一路相陪的原配夫人,一路走來為瞭劉邦吃瞭很多的苦,相比較而言,戚夫人隻是半路插進來的外來身份,她隻是劉邦的一個姬妾。同時我們也要知道呂後在朝廷重臣心中有很大的份量,其中有許許多多的大臣擁護她,愛戴她,而戚夫人一無所有,是不可能跟呂後相比較的。

戚夫人她隻是劉邦的一個姬妾,無論劉邦怎麼寵愛戚夫人以及他們的兒子劉如意,劉邦也不敢廢太子。因為廢太子比廢皇後還要嚴重可怕,這更會引起國傢的動蕩、朝政不安。劉邦雖為皇帝,但天下並不是他一個人的,他需要考慮到國傢的問題,再出現大多數人不同意的情況之下,如果他堅持這麼做可能會使辛苦打下的漢室江山失去,這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

不得不說呂後真的是一個有謀略的女人,她不但受群臣愛戴擁護,同時也是劉邦政治上的左膀右臂。雖然我們知道他們倆夫妻感情不好,但在國傢大事上面,劉邦還是需要呂後做一些劉邦不好出頭的事。而戚夫人在朝政上沒有上面發言權,也不能幫助劉邦在國傢政治上提供幫助,所以就算呂後被殺,戚夫人估計也坐不瞭皇後的位置,因為她隻是一個普通的女人,沒有作為一國之母的謀略。而我們從呂後能殺瞭韓信以及彭越中就看的出她的手段不一般,她是一個陰險果斷的女人,有的事情劉邦不好做就需要呂後出馬,所以對於一個國傢、朝廷、政治方面來說,劉邦不殺呂後絕對是利大於弊。

綜合眾多的因素,我想在劉邦的心裡深處還是有點懼怕呂雉這個皇後的。當時劉邦手下的得力助手也都基本是呂後的舊識,她在朝中有著強勢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基礎,劉邦真的拿呂後沒有絲毫的辦法。劉邦是他是幸福的,呂後不僅有著中國女性傳統的夫唱婦隨的品格還能在事業上給予劉邦很大的幫助;但同時劉邦也是悲哀的,呂後強勢有謀略,讓劉邦受制於她拿他沒有辦法,沒有其他帝皇的權利。

綜合所述,劉邦為什麼不殺呂後,那是因為呂後有自己的政治基礎,擁有高明的政治能力手段,劉邦手下的重臣也全是呂後的舊識,劉邦的不到擁護;但同時呂後是陪劉邦一路走來的正妻,沒有任何理由殺死呂後,一國之母不是想殺就能殺的;最後劉邦不是不願意而是不舍,畢竟一路走來劉邦對其還是有感情的,從這點看來我們都誤解瞭劉邦的心。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