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舉鼎被砸死而遭世人恥笑,其實他的實力被忽略瞭
嗨又和大傢見面瞭,今天小編帶來瞭一篇關於秦武王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秦始皇能統一華夏,並非一世之功,而是奮六世之餘烈的結果。
一個諸侯國出一個明君很是正常,但是如果連續好幾代都不出昏君,那就很難瞭,但秦國卻做到瞭,所以秦國的強大崛起、兼並六國已具不可阻擋之勢。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打斷我,因為在我們的印象中,秦始皇的先祖中好似還有一個人總被人恥笑的存在,他就是秦武王。

關於秦武王,我們印象中總會浮現出一個沒有腦子的莽夫形象,畢竟他崇尚蠻力,手下寵信的人也都是大力士,轉眼一想,這哪是一個諸侯國的王呢,分明是舉重俱樂部的頭頭。
此外,這還不止,因為秦武王和別人比賽舉鼎的時候,卻被鼎給砸死瞭,這下秦武王是昏君更是得到瞭一記實錘,把地底的秦武王砸的不能翻身。
但秦武王崇尚武力是事實,但說他是昏君就不能成立瞭。
因舉鼎被砸死而遭世人恥笑,其實我們一直忽略瞭秦武王的雄才大略。
在位僅僅3年,卻做瞭4件大事,原來秦武王並不是隻崇尚武力的莽夫。
秦武王平定蜀亂。
秦武王元年,也就是公元前310年,秦武王剛剛從秦惠文王手裡接下秦王的寶座,還沒來得及品味一下權力的滋味,秦國大後方就傳來瞭,蜀國發生叛亂的消息。
巴、蜀兩國是秦惠文王時期,大將司馬錯為秦國奪下來的,為瞭穩定巴蜀兩地以便以後攻打楚國,秦國對這兩塊地方異常重視,聽聞蜀國叛亂,秦武王立即派大將甘茂去討伐。

甘茂可以說是秦武王時代最傑出的大將,他也不負秦武王的期望,殺死瞭叛亂的陳莊(《資治通鑒·卷三》:秦王使甘茂誅蜀相莊),重新把蜀國納入秦國的管轄范圍。
這對秦國的意義非常重大,大將司馬錯曾說,得蜀即得楚,這是最準確的描述,後來白起攻占郢都,王翦滅楚都是從蜀地發兵攻楚,從而占據地理優勢的。
秦武王設丞相之位。
秦武王的雄心報復非常大,他認為外交強盛不瞭一個國傢,隻有自身的力量才能強大國傢,所以秦武王繼位後,大忽悠張儀就灰溜溜地從秦國逃跑瞭。
當然秦武王也很看不起六國,也恥與和他們相提並論,秦武王之前秦國的丞相還叫做相國,但秦武王看到六國也都有相國這個職位,於是乎就把相國改為瞭丞相。
公元前309年,秦武王還把秦國的丞相之位一分為二,即左丞相和右丞相,左丞相給瞭甘茂,右丞相給瞭樗裡疾(《史記· 卷五·秦本紀第五》:二年,初置丞相,樗裡疾、甘茂為左右丞相)。
既然丞相之位一分為二,丞相的權力自然被削減瞭,這也更易於統治和管理,此外秦武王還十分註重改善民生狀況,甘茂在秦武王的支持下更修田律、修改封疆、疏通河道、築堤修橋。
秦武王設置三川。
戰國時期,三川之地指的是關隴地區的涇河、渭河和洛河,原來是韓國在這裡設置瞭郡,秦武王時期,就把三川從韓國手裡給奪瞭過來,在這裡設置瞭秦郡(史料記載:韓始置,後秦郡)。

可以說三川是關隴地區十分肥沃的土地,在中國古代土地和人口就是國傢的財富,一塊肥沃的土地,能養活更多的人,對秦國而言,此地的意義也十分重要。
秦武王攻取宜陽。
秦武王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去洛陽周王室看看,順便能把周王室的洛陽之地劃歸秦國那就更好瞭,但是想要去洛陽就必須要經過韓國的宜陽之地(《戰國策·秦策》記載:寡人欲通三川,以窺周室)。
秦武王就把自己的心願給甘茂說瞭說,甘茂表示,大王別著急,我來替你開路,身為人臣應當為君王分憂,在秦武王的全力支持下,甘茂率軍進攻宜陽。
雖然宜陽打的很艱難,但是還是被甘茂給打下來瞭,這下秦武王開心極瞭,因為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瞭,先是滅亡周王室,繼而滅亡韓國,魏國等等,想想不朽的偉業將在自己手裡完成,秦武王立即率兵前往洛陽。
到瞭洛陽的秦武王看到瞭洛陽周王室的神鼎,就按奈不住內心的饑渴,因為自己天生神力,總找不到和手下人比拼力氣的東西,心想著這下有的耍瞭,讓誰也沒想到,秦武王玩脫瞭,鼎是舉起來瞭,但也把他給砸死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