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室將妾室趕出傢門,多年後妾室的女兒成瞭一代皇後
嗨又和大傢見面瞭,今天小編帶來瞭一篇關於長孫皇後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公元前601年,高氏的小女兒在長安永興坊出生瞭,這也是她與丈夫最為疼愛的女兒。
高氏的傢族本是北齊皇族的一個分支,自小就受到瞭良好的教育,而她的丈夫長孫晟也是一樣。但是,對於這個疼愛的小女兒,二人怎麼都不會想到的是:這個女兒以後身份之尊貴,讓很多人望塵莫及,她成為瞭一代受世人敬仰的皇後。

公元前605年,高氏之夫長孫晟意外去世,妾室所生的孩子長孫安業為霸占傢產,直接將高氏及其子女趕出瞭府。為瞭生存下去,高氏隻能帶著年幼的兩個孩子,投奔到自己的娘傢哥哥高士廉傢為生。
高士廉,從小就有著極為寬廣的胸懷,並且,特別喜歡文學著作。與薛道衡、崔祖浚幾人,在當時被尊稱為“先達”,是無話不談的好友。他對妹妹的遭遇自然是心疼至極,很快,他就命人將這母子幾人接到府上安頓下來。
哪怕後來高士廉被貶到嶺南,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這個妹妹高氏。出發之前,他也要為妹妹的以後做打算,將買房所得的銀兩為他們另外購置瞭一個小點的住宅。後來,被貶期間,他發現:唐國公次子李世民是一個極具才華的人,因而決定:將外甥女嫁與他。
公元609年,長孫氏到瞭成婚瞭年齡,兌現瞭當年的諾言嫁於瞭李世民。在一次回傢省親時,高士廉妾室發現一匹威風凜凜的大馬立於長孫氏的屋外且裝備優良,於是,就將這件事告訴瞭高士廉。高士廉沉思之後請人算瞭一卦,得知瞭自己外甥女未來定是大貴之人。
很快就應證瞭這個預言,李淵很快就在長安稱帝,改國號為“唐”年號武德。其長子李世民被封為瞭秦王,長孫氏也憑夫貴封為瞭王妃。
公元619年,李世民的長子在承乾殿出生瞭,取其寓意,取名為李承乾,就是以後繼承先皇遺志的意思。雖說,這是一個宮殿的名字,但是,如果將其用作名字的話,那就耐人尋味瞭,為此,這個名字也是唐高祖特意為這個孫子所賜。

公元620年, 李世民的二子李泰也出生瞭,在該年六月份的時候,唐高祖分別封二人為恒山郡王與宜都郡王。公元621年,他們的小女兒誕生,取名為麗質,天資聰穎、美麗大方,從這裡就不難發現他們對這個女兒的疼愛。
這一年還發生瞭一件事,就是李泰被封為瞭衛王,這是極大的殊榮,要知道,不出意外,他最高也隻止步於郡王,但卻為他破瞭例,從這裡也不難看出唐高祖對其一傢的偏愛。而在接下來的一個月,唐高祖采用瞭新的開元通寶來取代以往的銖錢,同時,唐高祖特意將這個銅錢是制作任務交給瞭李世民。
根據歷史記載,當時歐陽詢將蠟樣給長孫氏看時,長孫氏不小心留瞭個指甲印在上面,鑄好的錢背就留下瞭一道月亮形狀的指甲紋,就後來的開元通寶“背月錢”。這也是為什麼之後煉制的開元通寶上會有“掏文”的原因,從此沿襲瞭近1300年。
公元622年,李世民特意選拔長孫氏其侄和長孫氏之孫作為自己長子的伴讀。公元624年,李世民長子李承乾被唐高祖封為中山郡王,而在李世民平定瞭王世充之後,知人善用,提拔瞭陸德明與孔穎達作為長子的授課老師,傳授其長子各種儒學經典之作。並且,也在這一年,李世民將長孫氏的另一個侄子長孫祥提拔為瞭功曹。
後來,因長孫氏身體欠佳,在經過太原的時候突然想起來,以往妻子在玄中寺聆聽佛音且修葺寺廟的事情,於是,故特意去拜訪瞭該寺的高僧道綽大士,捐瞭大量的香火錢,希望能夠保佑妻子早日康復。之後,隨著大唐的江山日益穩固,李世民不得不留在京城處理很多事情,其功績甚至超越瞭當時的太子,也導致瞭太子李建成的日益憎恨。
這種情況下,長孫氏為瞭緩解兩人的矛盾,時長去宮中走動,以消除彼此的嫌隙。公元626年,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積怨更深,長孫氏與房玄齡“同心影助”,共同輔佐李世民。後來,為瞭能夠保證秦王府的安全,李世民不得不帶領瞭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高士廉等人設計埋伏太子一黨,這也就是後來的“玄武門政變”。

在作出決定之前,李世民親自為士兵們分發盔甲,以此來激勵士兵的鬥志,收獲瞭大批人心。最終,李世民於玄武門之變中,成功的誅殺瞭李建成與李元吉,之後,被唐高祖立為皇太子,而長孫氏也被冊拜為皇太子妃。就在同年的八月八日李世民登基為帝,並在登基後十三天冊封長孫氏為皇後,從此明君賢後,交相輝映。
公元634年,十年六月,長孫皇後崩逝於太極宮立政殿,終年36歲。太宗悲傷不已,遵從皇後遺願,營山為陵,是為昭陵。 縱觀長孫皇後的一生,她與太宗從少年結發,一起互相扶持,走過瞭二十三載。於情伉儷情深,於政相輔相成。“一與之齊,終身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