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公主死後的規格為什麼會跟帝王一樣?原因是什麼
揭秘永泰公主死因之謎,毫無政績的她為何逝世後規格與帝王相等?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唐中宗李顯第二任皇後韋氏,邵王李重潤、永泰公主、永壽公主、長寧公主、安樂公主生母。(705年)中宗復位。韋氏勾結武三思等專擅朝政,以其從兄韋溫掌握實權,形成一個以韋氏為首的武、韋專政集團。縱容女兒安樂公主賣官鬻爵,又大肆修建封寺廟道觀,奢侈無度。(710年)李顯暴卒,韋氏立溫王李重茂為帝,臨朝稱制。不久李隆基發動政變,擁其父相王李旦登基。韋氏被殺於宮中,並被追貶為庶人,稱韋庶人。
永泰公主李仙蕙,香魂依依;眾說紛紜,撲朔迷離。生於帝王之傢,唐中宗李顯之女,武則天之孫女;喜榮華正好,年僅妙齡十之有七;恨無常早降,禍起蕭墻一命歸西。生之尊貴,葬之顯赫,死因神秘。
關於永泰公主的死因,文獻記載,因參與議論張易之兄弟“何得恣入宮中”,為武則天所殺害,一千多年來史學傢無有異議。1982年在永泰公主墓中出土瞭《大唐故永泰公主志銘》墓石後,遂引起對永泰公主死因的爭論。
一說根據《新唐書》、《舊唐書》和《資治通鑒》等史書的記載,論證永泰公主為武則天所害。二說永泰公主死於難產。關於永泰公主的死因,說法種種,尚難判定。年僅十七歲逝世,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墳墓被冠稱為“陵”的公主,規格與帝王相等。
第一種觀點認為這與當時李、武鬥爭有關,表現瞭李傢政治上的復辟; 第二種觀點主張永泰公主"號墓為陵"可能出於韋後、安樂公主等人的意見,中宗無能,她們借此為自己制造先例;第三種觀點則說中宗內心其實對母親的殘忍有所不滿,故復位後,平反冤案,對其子女號墓為陵就是具體的措施之一;第四,拜根興、樊英峰在《永泰公主與永泰公主墓》中評論瞭前人的觀點,認為自武則天執政後,唐朝全社會婦女的地位有瞭較大程度的提高。
這樣的社會背景為永泰公主"號墓為陵"提供瞭條件,又由於永泰公主是中宗和韋後的嫡生女兒,她是因為反對武則天的男寵二張專權含冤而死的,當時中宗迫於時勢參與瞭對整個事件的處理,因而他重掌政權後為女兒平冤昭雪也是理所當然的。追封死去的女兒,使她享受生前沒能得到的榮耀與恩惠,中宗夫婦也可以取得心理平衡和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