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的時候,唐朝的詩人們都在幹啥?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唐朝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有很多時候,在說起歷史上某單一事件時,大傢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但要把這些事件串聯到一塊兒呢?很多人就不清楚瞭!比如說唐朝時著名的安史之亂,大傢都知道;李白、杜甫和安史之亂有牽連,大傢也知道;那除瞭他們,唐朝的詩人圈其他人都在幹啥呢?
下面就詳解一下,在安史之亂這段時間,那些被牽連的詩人們,究竟都發生瞭什麼!看完會發現,高適最讓人唏噓,李白的處境,相對還算好的瞭。

首先看下安史之亂爆發的時間——755年12月。
爆發之後,唐玄宗就派大將封常清駐守洛陽,高仙芝領兵東征。但叛軍攻勢很猛,沒多久洛陽就被攻陷,封常清、高仙芝沒辦法,退守到潼關堅守。可這時,唐玄宗聽信讒言,殺瞭封、高兩人,起用老將哥舒翰出馬,鎮守潼關。
然後,咱們的著名邊塞詩人高適就出場瞭。
高適是3年前來到哥舒翰手下任職的,當瞭一個“掌書記”,哥舒翰被調到潼關後,高適也跟著去瞭。沒多久,哥舒翰抵擋不住唐玄宗的“強令”,出關迎敵,結果大敗!隨即不久,唐玄宗出逃,長安失陷。
不知道潼關一戰高適是怎麼逃走生還的,但最終,他跟著唐玄宗一路逃到瞭成都,還升為瞭“諫議大夫”。

於此同時,身處寧夏的太子李亨突然宣佈即位,強行把唐玄宗變成瞭太上皇。而長安城內被叛軍占領,大詩人王維被捕,身在長安附近的杜甫聽說唐肅宗即位,準備北上投奔唐肅宗,也不幸被捕,倆人關在一起。
不過王維官大些,被捕之後不多久,就在叛軍威逼下當瞭個官。當然瞭,王維還是很有愛國之心的,任偽職期間曾寫瞭一首詩,大大宣泄瞭自己的亡國之痛。
值得一提的是,王維可能一輩子也想不到,自己隨意抒發心情的一首詩,日後竟救瞭自己的一條命!
另一邊,唐玄宗在得知太子李亨即位後,想讓自己的另一個兒子李璘來制約他,但李璘有兵權後就開始膨脹瞭,後來索性謀反瞭,唐肅宗很憤怒,任高適為淮南節度使,討伐李璘。
李璘謀反的這段時間,有一個大詩人的事跡我們都有所耳聞,那就是詩仙李白!他被李璘邀請,當瞭一個官。而他本人也覺得,或許這是一個報效國傢的機會,就死心塌地的跟著李璘幹。任職期間,同王維一樣的,他也寫瞭一首詩,不同的是,王維的詩救瞭王維的命;他的詩,卻差點要瞭他的命!
說回高適率兵出征李璘,一路高歌猛進,很快就平定瞭李璘的叛變,可這樣,李白也就成瞭“反賊”,打入瞭大牢。
李白入獄後,本想著十幾年前就一塊兒遊玩的好友高適,會想辦法放瞭他,可李白等瞭很久,又寫信給高適,最終,卻沒得到高適一丁點回應。最後,幸好李白妻子四處奔波打點,李白才幸免於難,開始瞭流放生涯。
高適為何不救李白?很多人都想不通!但至此以後,高適真的就快成瞭一個孤傢寡人!
他的傢眷在睢陽,睢陽城破瞭,故鄉沒瞭,傢人沒瞭;好友王昌齡不知道是何緣故,去往亳州時被閭丘曉殺瞭;另一個好友王之渙十幾年前死瞭;李白這下和自己算是徹底絕交瞭;杜甫......也就一個杜甫瞭罷!
後來,郭子儀大軍逼近長安,杜甫還未等到長安收復,就悄悄地逃跑找到瞭唐肅宗,可唐肅宗對他卻並不感冒。
再後來,長安收復,王維因為當時那首詩,幸運的遭到赦免;李白開始他的流放之旅;杜甫好不容易為官,卻遭一貶再貶,最終於成都建瞭杜甫草堂,繼續憂國憂民著;高適在為官道路上一往直前,雖有失落,但終算封侯。
對瞭,還有個著名的岑參,早期在封常清、高仙芝手下都當過官,安史之亂爆發後,本來是討伐叛軍的,但總是說一些領導不愛聽的話,慘遭一貶再貶。

最心疼的,還是那王昌齡!本來在為官生涯上就屢屢不順,又陰差陽錯的去瞭亳州,丟瞭性命!為什麼要去亳州呢?沒人知道!為什麼會被殺呢?也沒人知道!
但說到底,詩人是有寫詞作賦的能力,可到底有沒有安邦治國的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