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後代不跟仇傢通婚可以理解,為什麼恩人也不通婚?
嶽飛後代不跟仇傢通婚可以理解,為什麼恩人也不通婚?今天小編就為大傢詳細解讀一下~
嶽飛,是歷史上忠和悲的代名詞,對皇傢的效忠,到頭來卻換來一場被害死的悲劇,實在是令人心寒,而歷史上也因為嶽飛出現瞭兩個嶽傢不通婚的姓氏。
公元1142年,抗金名將嶽飛和他的長子嶽雲被奸臣秦檜所害。嶽飛的次子嶽雷在嶽飛去世之後也被流放,最終含恨去世。所幸,嶽飛的其他幾個兒子最終幸運的存活瞭下來,這也使得如今也有嶽飛的後人在世。其實想想也難怪,在南宋王朝風雨飄搖之際,嶽飛可以說是一個人把天下的老百姓扛在肩上。最後沒有受到朝廷的賞賜也就算瞭,反而含恨去世。相信這換做是任何人都接受不瞭的事情。嶽飛的後人不和秦姓通婚,也是希望能夠牢記那一段歷史。或許當年沒有秦檜參雜其中的話,嶽飛的下場也不至於會是如此。
紹興十年,“夏四月韓世忠、張俊、嶽飛相繼入覲。壬辰,以世忠、俊並為樞密使,飛樞密副使,五月遣張俊、嶽飛於楚州巡視邊防。”朝見皇帝以後,這抗金三大元帥之中韓世忠、張俊進瞭中央政治局,而嶽飛隻混瞭個候補,看來趙構和嶽飛的關系開始冷卻瞭。

“秋七月戊戌,秦檜上《徽宗實錄》,進修撰以下各一官。丁未,加秦檜少保。命張俊復如鎮江措置軍務,留嶽飛行在。飛以累奉詔班師”。秦檜筆桿子確實厲害,一年多的時間就完成瞭修改黨史的艱巨任務。同時肯定還遞交瞭一本厚厚的、不能讓別人看到的內部文件,包括許多皇傢機密。趙構不知道是高興還是害怕,反正給黨史寫作班子每人提升一級。幾天之後,就有瞭趙構連下12道金牌逼迫嶽飛回都的事。
嶽飛一回來,馬上就倒瞭黴:“八月甲戌,罷嶽飛……九月癸卯,鄂州前軍副統制王俊告副都統制張憲謀據襄陽為變……冬十月,戊寅,詔修玉牒。下嶽飛、張憲大理獄,命禦史中丞何鑄、大理卿周三畏鞫之。”嶽飛七月回軍,八月就丟瞭官兒,九月有人報告說嶽飛的養子嶽雲和愛將張憲陰謀造反,十月趙構下令修改玉碟,就是皇傢的傢譜,緊接著就把嶽飛下到瞭監獄裡。
這一段時間表很有意思:為什麼趙構一見瞭秦檜修改的《徽宗實錄》就馬上下金牌召嶽飛回軍?把嶽飛下到瞭大獄裡,緊接著就要修改玉碟?莫非嶽飛和皇傢有什麼牽連不成?
嶽飛被捕以後,趙構最初派何鑄審訊。“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既而閱實無左驗,鑄明其無辜。”嶽飛把衣服一撕,露出身上盡忠報國四個大字,何鑄馬上就明白嶽飛是冤枉的瞭。這一段也很奇怪,身上刺字在那年頭兒是很流行的,當法官的,總不能認為身上刺個“忠”字就是忠臣吧?這裡的真實過程應該是嶽飛向何鑄說瞭什麼高度機密,或出示瞭什麼極有說服力的證據,才使得何鑄認為嶽飛無辜。但是趙構已經將這些關鍵從史書中刪去,讀到才令人覺得這裡費解。

趙構聽何鑄一說,又驚又怕,大秘密可不能傳出去,先恐嚇何鑄一番,罷瞭他的官,然後就命令秦檜馬上把嶽飛幹掉,殺人滅口。秦檜曾經建議讓嶽飛和張憲當堂對質,以顯示自己依法判案。但是趙構卻說:“勿妄追證,動搖人心。”意思就是說:咱倆都知道老嶽造反證據是假的,你還瞎追證什麼?萬一他把那大秘密一喊,一旦傳出去,就天下大亂瞭。什麼也別問瞭,趕快殺人滅口吧。
因此數百年來,嶽飛的後人一直牢記組訓,其族內的族人禁止和兩個姓氏的人通婚。這兩個姓氏一個是仇人,一個是恩人,仇人自然指的就是秦檜。作為謀害嶽飛的兇手,嶽飛後人不允許和秦姓人通婚。
至於另外一個不能通婚的姓氏是“貢”姓。在如今嶽氏宗祠內,還有一個特別的人的神位,這個人叫做貢祖文,這個人又是何許人也呢?

歷史上這個貢祖文和嶽飛算得上是戰友。公元1126年,貢祖文棄文從武,參加瞭抗擊金人的部隊。在軍營中和嶽飛相遇,二人成瞭好戰友。後來由於貢祖文保護宋高宗有功,他因此被封為都總軍將。在嶽飛被謀害之後,嶽飛的後人也成瞭秦檜下手的目標。幸好有貢祖文從中斡旋,嶽飛的其他幾個兒子才能夠幸免於難,可以說貢祖文是整個嶽傢的恩人。不僅如此,嶽飛的兒子嶽霖更是在貢傢長大的。
所以,在嶽飛後人的心目中,貢祖文是他們的恩人,兩傢的後人也親如一傢人。因此兩傢後人也規定,兩傢的子孫後代不得通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