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的區別是什麼?黃河為什麼不叫“黃江”?
“江”“河”的區別是什麼?黃河為什麼不叫“黃江”?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黃河與長江,都是我國重要的河流,人類的生存很多時候都是要靠水的,所以在黃河與長江的周邊,都有著一些很古老的文明。不過很多人有時候對於江和河的區分並不是很清晰,究竟江與河到底哪一個的范圍更大一些?黃河為什麼叫黃河而不是黃江?長江又為什麼要叫長江,不叫長河?江河的區別到底在哪裡?

長江和黃河是我國的兩條“母親河”,哺育瞭千千萬萬的炎黃子孫,華夏兒女,成就瞭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像古印度的恒河,古埃及的尼羅河,古巴比倫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一樣,留下瞭悠久歷史,絢爛文化。小編先給大傢介紹一下我們的兩條“母親河”。
長江,發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三江源地區的唐古拉山。自西向東流經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11個省,市,自治區後註入我國東海。長江全長6397公裡,是世界第三長河,亞洲第一長河,我國第一長河,徑流量也居世界第三。 流域面積達180萬平方公裡,約占中國陸地總面積的20%。長江有八大支流:雅礱江、岷江、嘉陵江、烏江、漢江、沅江、湘江、贛江等。
黃河,發源於“三江源”的巴顏喀拉山脈查哈西拉山的紮曲,呈“幾”字型。 自西向東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最後流入渤海。全長約5464公裡,流域面積約752443平方公裡。世界第五大長河,亞洲第二長河,中國第二長河,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黃河有四大支流:汾河、渭河、洮河、湟水等。
古書中記載,春秋戰國時期在《尚書·爾雅》,《左傳》有“江”和“河”記錄。根據描述的特點,它指的是“長江”和“黃河”。之所以叫長江和黃河,而不叫長河和黃江,可能是地域和部族的語言習慣使用,叫法上的不同罷瞭。小編自己總結歸納瞭一下幾點因素。

1、規模大小不同;
2、水流方向不同;
3、水徑流量不同;
4、南北地域不同;
5、約定俗成的叫法不同;
6、南北方的文化差異不同;
7、先入為主的觀點的不同;
8、註入目擊地的不同。
這裡不在一一列舉,論證論據。長江流域以南的河流多稱為“江”,比如:長江、珠江、錢塘江、岷江、怒江、金沙江、瀾滄江、雅魯藏佈江、漓江、麗江等。黃河流域以北的河流多稱為“河”,比如:黃河、淮河、渭河、經河、洛河、汾河、灤河、遼河、海河、塔裡木河、額爾齊斯河等。當然這不是絕對的,南方的瀏陽河、大渡河等,北方的黑龍江、鴨綠江等。這些隻是各地人們觀點不同,文化不同,習慣不同,所以有“長江”河“黃河”的叫法不同罷瞭。

長江為什麼不叫長河,黃河為什麼不叫黃江呢?要瞭解這個問題,首先,我們需要明確江與河的區別。
在古代,“江”和“河”是兩個特殊的代指,“江”特指長江,“河”特指黃河。而隨著時代的發展,歷史的演變,“江”和“河”的解析也更加多元化。
一、“江”和“河”的演變
1.最早時期,“江”和“河”統稱為“水”,如渭水、洛水等稱謂,後來稱為“川”,比如我們古文詩詞中常出現海納百川等與河流相關的詞匯。
嚴格來說,“江”的叫法晚於“河”。自“水”和“川”之後,先有“河”的叫法,才有“江”的叫法。剛開始,“河”專指“黃河”,後來隨著中原文化勢力的逐漸擴大,
南方地區的不少江也被稱為河。比如吳承恩《西遊記》裡面的通天河,比如湖南的湘江,這些都不稱江,而稱為河。
在古書中記載,古人將黃河、長江稱為“河水”、“江水”。《詩經》言之“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幹兮”,這裡面的“河”具體就是指黃河。長江是於六朝之後被統一叫法的名稱,在這之前,長江被稱為大江。

二、時至今日,“江”和“河”的名稱主要依地理位置來劃分。
1.按地理區域來劃分。
以長江作為南北方的分界線,長江以南的稱之為江,長江以北的稱之為河。即南方地區的多稱為江,比如珠江、瀾滄江等,北方地區的多稱為河,比如大渡河、遼河等。
2.按流入區域不同劃分。
流進大洋或者是外海域的稱之為江,比如長江流入東海;流入內海的,或者是流入湖泊的稱之為河,比如黃河流入渤海。(由此可知,河的范疇要比江的范疇小。)
3.按常年水量穩定與否來劃分。
河的水量一般比江的水量小,尤其是到瞭旱澇期水量區分非常明顯。在澇期時,河的水量可能會泛濫成災,而到瞭旱期,則可能直接斷流,毫無水量可言。江覆蓋區域一般比河流的范圍要大,雖然江也分為旱澇期,但是江的水量一般比較穩定。
當然,任何事物都有特殊的情況,比如北方的鴨綠江為什麼不叫鴨綠河,黑龍江為什麼不叫黑龍江河?其實,有些稱謂是約定俗成的,或者說是歷史締造的,又或者是語言文化形成的,很多時候很難用科學的東西去解釋它。這就好比中國文字裡面,為什麼有那麼多三姑六婆,妯娌婆媳的稱謂,而英文裡隻有sister,aunt等稱謂而已,這就是語言文化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