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現代人穿越回古代能和古人交流嗎?古代的“普通話”什麼時候開始的?

現代人穿越回古代能和古人交流嗎?古代的“普通話”什麼時候開始的?

時間:2019-07-02 08:06:26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現代人穿越回古代能和古人交流嗎?古代的“普通話”什麼時候開始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現代人說普通話是非常普遍的瞭,很多人的日常交流,使用的都是普通話。不過,普通話雖然也是由方言發展而來,但是在古代,卻並沒有這個概念,大傢基本上也都說著自己的傢鄉話,而且不同時期方言可能發音也不一樣。如果現代一個人穿越回瞭古代,那麼他用普通話,想要與古人正常交流,恐怕是難如登天瞭吧?

一、回到清朝可以說普通話

現代人穿越到瞭清朝還有可能正常交流,也僅限口語方面,當時的書面語言還是文言文,按照現在大傢的文言文水平來說,在當時清朝人的眼裡就是文盲瞭。之所以能口語交流是因為現在的普通話跟李超袋中清朝中後期的發音最為相似,當年滿人入關後滿語和明朝的官話、吳語融合形成瞭滿清官話,原來隻是滿人專用的官話,後來慢慢推廣逐漸形成瞭今天的普通話。比如大傢熟悉的康熙禦批“朕知道瞭”“朕就是這樣的漢子”。此外最近公開的清朝奏折中乾隆皇帝的批示。他非常喜歡米芾的字帖,一位官員就投其所好進獻瞭10幅米芾的字帖,乾隆大喜過望,鑒定後禦批:“假的,不要。”

二、我們的普通話是三個巨大差異發音階段的產物

如果穿越到其他朝代,以現代普通話對當時的語言,基本上是雞同鴨講的效果。

因為古代漢語的發音變化經歷瞭三個重大時期的變化:從西周到漢朝的上古音、南北朝到唐朝的中古音、從宋朝到清朝的近古音。三種發音的差距非常大,比如“青青子衿”的發音:上古音是“cencen zilong delong”,中古音是“cngceng zigien”,近古音是“cingcing zigin”,現代人完全聽不懂。

古漢語發生變化的原因是古人的遷徙和民族的融合。語言的發音也發生過變化,如上古語沒有聲調,聲母系統比中古音復雜,復輔音多;中古音有瞭聲調,簡化瞭聲母系統但是韻母系統變的復雜起來,現在的粵語和客傢話中還保留著中古音發音的痕跡,近古音是當時江淮官話,在江蘇一帶保留的最好。

三、非要穿越到其他朝代,請配合手語講普通話

沒有歧視的意思,隻是表達起來實在困難,需要其他語言的輔助。比如跟老外對話時一臉的懵逼,你聽懂英語他聽不懂普通話,可以做出吃的動作,老外會大概明白你說的是什麼,這些行為是世界通用的,易於理解。

雖然秦朝開始統一瞭文字,但是發音卻沒有做到完全一致,而且僅有14年的王朝壽命,之後各地的發音延續原來習慣的可能性也比較大。所以即使穿越到瞭秦朝也會面臨看似在說話但誰也不明白對方的尷尬處境。不過呢,也不用擔心古人會搖頭晃腦的跟你嘰裡呱啦說一堆的文言文,因為古人的教育程度普遍沒那麼高,日常生活還是要靠白話文來交流的。這也是為什麼古代發音無法考究,紙面的文字卻能流傳至今的原因。到瞭唐宋時期,白話形式的官方語言開始出現,但是發音仍與現代普通話有巨大差異,交流也存在巨大障礙。

四、多學習才能穿越交流無障礙

現代普通話不在各朝代通行,如果要穿越,多研究一下當朝的文字,包括大篆、小篆、金文,至少說不明白還可以寫,還要精通文言文及繁體字,明白古人表達的方式。另外可行的方法是就當做去留學瞭,重新學習漢語,估計過幾年可以無障礙的跟古人交流。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