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員赴任千裡迢迢 有沒有人途中殺害冒名頂替呢
古代官員千裡赴任被頂替怎麼樣,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傢一個參考。
在古代,普通人若想出人頭地、光宗耀祖,參加科舉考試進入仕途,幾乎是他們的唯一選擇。可是古代信息不暢,交通也極為不便,萬一中瞭榜卻被分配到千裡之外的地方做官,赴任也得走個一年半載。那麼問題來瞭,官員赴任千裡迢迢,萬一中途被劫匪所殺,頂替上任怎麼辦?

這個問題聽起來可能有點不可思議,但確實很有可能發生。古代的條件有限,也沒有照片之類的證明,即使帶著委任狀,也很容易被偽造。而且古代大多是流官制,官員一般不會在本地做官,到瞭外地別人也都不認識他。如果真的頂替他人做官,不僅省去瞭十年寒窗苦讀,更能享榮華富貴。在巨大的誘惑面前,必然有人會鋌而走險。

唐僧的父親陳光蕊曾中狀元,又接瞭宰相千金殷溫嬌的繡球,真是人生贏傢。可就在赴任的時候,陳光蕊卻被水賊劉洪所害。劉洪不僅搶走瞭殷小姐,還帶著他的官印,堂而皇之的去瞭江州赴任,從一個土匪搖身一變成瞭江州知府。在電影《讓子彈飛》中,也曾有過這樣一個橋段:麻匪冒充縣長上任,居然一時半會沒被認出來。

在明朝崇禎年間,也曾發生過一件類似的案件。一名劫匪半路打劫,殺瞭正去赴任的一名官員,他看對方與自己有幾分相似,竟也拿著官印上任去瞭。令人稱奇的是,他到任之後反而勤政愛民,深受百姓愛戴,東窗事發之後,百姓還為他求情。
無論是古代的小說,還是真實的歷史,都發生過類似的事件,難道朝廷會想不到嗎?如果真的這麼簡單就被冒名頂替,那你就想的太簡單瞭。

首先,中國自古就是一個人情社會,社會關系相當復雜,官場更是盤根錯節。每一個官員背後都有自己的派系或者師承。在自己的圈子裡,必須得上下打點,多跑動跑動。若是被冒名頂替,也許會瞞得瞭一時,但時間一久自然會被同僚發現馬腳。

第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傢鄉出瞭一位父母官,不僅光宗耀祖,連傢鄉也跟著沾光。一旦上任,傢裡的七大姑八大姨必然過來投靠,同鄉也會過來求助。到時發現不是自己人,肯定瞞不住。
第三,古代人文盲率高達99%,能科舉中榜的哪一個不是十年寒窗苦讀,就算不是學富五車,也能出口成章。而淪落為劫匪的,大多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粗人。就算順利冒充上瞭任,一旦同僚之間討論起學問來,那就紙包不住火瞭!

所以,古代的科技雖然不發達,但是冒名頂替官員上任的事情並不多。反而是科技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作假手段日新月異,冒名頂替的事情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