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為瞭降服李軌,到底用瞭什麼方法?
嗨又和大傢見面瞭,今天小編帶來瞭一篇關於李淵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相傳在隋朝末年時期,徭役繁重逼得平民百姓們的生活可謂是痛苦不堪,使得人民一度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死亡,於是百姓們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隻好揭竿而起。這時候隋煬帝為瞭鎮壓起義軍的事情而忙得焦頭爛額,然而就在此時民間卻忽然流傳起來瞭這樣的四個字“李氏當王”!自從這幾個字流傳起來以後,民間各路好漢都開始紛紛尋找起李氏之人。都希望能夠投奔李氏,也就是未來的天子麾下,日後發展起來也容易獲得一些好處!

隨後位於瓦崗寨的李密自認為自己就是未來的天子,而且還是出身在名門望族,又是文武雙全,所以當時由李密帶領的瓦崗軍開始迅速崛起。一時間百姓們紛紛前來投靠,所以瓦崗軍的勢力也在逐日壯大,一度成為瞭當時眾多起義軍中勢力最為強大的一支隊伍。然而就當人們都以為李密能夠取得天下的時候,事情卻發生瞭重大的轉變。事情是這樣的,當時李密在被王世充擊潰以後投奔瞭李淵,最後卻因為背叛李淵而被李淵處死,於是李密就這樣沒落瞭。不久以後李淵就建立起瞭唐朝,直到這個時候人們才幡然醒悟,原來大天子是李淵,而非李密!
除瞭李淵和李密之外,還有一個李氏之人叫做李軌。在聽到瞭“李氏當王”以後,李軌也自認為自己才是天子,李軌這個人非常的強勢,因為李軌從小讀書就非常用功,所以當時李軌也是個文韜武略、文武雙全的人,而且他還是出生於一個富貴人傢,在大傢都吃不起飯的時候,李軌還拿出來自傢的糧食救濟平民,因此平民百姓對他都是非常感激的!
就在公元617年的時候,薛舉於金城起義,這時李軌正和曹珍等人聚在一起商討起義的事宜,就在幾個人互相謙讓盟主之位的時候,曹珍說到,現在天下不是正流傳“李氏當王”嗎?李氏說的不就是你嗎?大傢都認為此話有理,於是李軌就坐上瞭盟主的寶座!盟主之位定下瞭,此後李軌就自稱為河西大涼王,李軌這個人的實力還是有的,先後攻占瞭敦煌,隨後又將河西五郡全部拿下。

在李軌起義的同一年裡,李淵也起兵瞭。李淵攻下瞭洛陽以後,薛舉希望能夠進入到中原。這件事情對李淵來說無疑是一個威脅,於是李淵讓李世民出面和薛舉進行一戰,最後李世民取得瞭勝利,並且還順手將薛舉的勢力納入瞭自己的勢力范圍。薛舉之後,能夠威脅到李淵的就隻有李軌瞭。而李軌不是吃素的,想要對付起來也是異常困難的!
隨後李淵登基的時候,曾經也想過利用錢財來降服李軌,不過李軌可不吃他那一套,始終不願意投降。但是要直接開戰的話李淵並沒有十足的把握,再加上洛陽地勢高山重重,如果真的發動挑戰對於軍隊物資的補給也是一個大問題。更何況李軌並不是一個無用之才,李軌手握十萬大軍,勢力非凡,想要降服並非一件易事!
而李淵為瞭能夠降服李軌也是費盡瞭心思,曾經多次召開會議商討對付李軌的辦法,但是最後卻始終沒能商議出來一個滿意的結果。就當大臣們對此毫無辦法的時候,站出來一個無名小卒,並且聲稱他有辦法幫助李淵降服李軌。李淵看瞭這個小卒一眼以後笑瞭出來,眾多文武大臣都沒能商議出來一個結果,就憑你一個無名小卒還能有什麼好辦法?隨後李淵對這個人瞭解瞭一番,經過詢問以後得知,這個人叫做安興貴,隨後李淵問他需要多少人馬才可以將李軌降服,這時候安興貴說他一個人足矣。李淵聽到瞭這個回答以後也是滿頭霧水,搞不清個所以然。
事情發展到瞭這個階段,於是安興貴也就沒有在隱瞞什麼瞭,直接將自己的想法全部告訴瞭李淵。其實安興貴之前的時候在涼州居住過一些時日,並且在涼州也算是一個有名號的人物瞭。安興貴弟弟安修仁深受李軌信任,於是想通過安修仁來和李軌見面,並勸說李軌投降,如果勸說無果的話就趁機發動兵變,借此裡應外合活捉李軌。

李淵得知瞭安興貴的計劃以後表示非常贊同,於是就緊急派安興貴前往瞭涼州。兩人相見以後李軌非常欣賞他,並任命其為左右衛大將軍。安興貴接受瞭大將軍的稱號,但是對投降的事情卻是隻字不提。整天就知道吃吃喝喝,或者是聯絡一些自己的親戚或者是對李軌不滿意的人。直到有一天李軌詢問安興貴有沒有能夠使自己的領土安定的辦法。這時候安興貴覺得時機成熟瞭,於是就勸說李軌投降於李淵,李軌聽到瞭以後非常生氣,質問他到底是不是李淵的人,安興貴極力解釋以後才讓李軌消瞭氣。
這個時候李軌已經對安興貴起瞭疑心,而安興貴也有所察覺,於是抓緊時間安排起兵的事情。隨後安興貴的好友以及對李軌不滿之人,在聯合羌人的勢力之下將李軌打瞭個措手不及,李軌因不敵對方被迫投降瞭,安興貴等人將李軌押回瞭長安,李軌也因此命喪長安!就在李軌被處死的消息傳出去以後,各地勢力也紛紛亂瞭陣腳,接二連三向李淵投降瞭。因為安興貴在這次事件當中起到瞭非常重要的作用,憑借一己之力將李軌這個巨大的威脅徹底鏟除瞭,安興貴因此立瞭大功被李淵封為瞭涼國公,堪稱人生贏傢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