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耶律洪基之後 遼國再也沒有入侵宋朝呢
為何從耶律洪基之後遼國在沒有侵宋,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傢一個參考。
金庸老先生寫的小說,多依據歷史,以歷史背景來構建小說的世界,但是實際上很多都不是歷史事實,小說畢竟是小說,為瞭好看,金老的創作多少會高於當時的歷史,所以才有這光怪陸離的武俠世界。金庸的書我最喜歡《天龍八部》,因為我覺得這部書,三個主角,都有各自的人生,不同的出身,悲苦的喬峰,癡迷王姑娘的段譽,一路撿寶開怪的虛竹。

《天龍八部》是金庸後期的相對成熟的作品,故事也相比之前的更加的豐富,看《天龍八部》,剛開始看以為喬峰是主角,後面,才覺得段譽才是主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尤其是喬峰,這個頂天立地的大英雄,有著幾國人口的聯系,雖然段譽也是,但是喬峰出生的遼國是和宋朝有仇的。

這部電視劇加入瞭國仇傢恨,雖然,金庸寫的多多少少會帶點這個,因為畢竟是以歷史為背景,但是《天龍》是印象最深刻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喬峰大俠自盡瞭。三兄弟的故事各自精彩,那麼,看《天龍》除瞭看三兄弟各自的人生之路以及精彩的打鬥之外,你是否關註過其中幾個國傢的關系?曾經和喬峰約定說,有生之年,永不侵宋的遼國後來怎麼樣呢?當時在臺面上的國傢有大理,西夏,遼國,宋。宋朝作為一個朝代一個朝代傳下來的國傢,位居中原,英雄,美人,財富都很多。其他幾個國傢都位於邊陲之地,人才,物質資源相對少一點,要說實力還是遼國比大理,和西夏強些。

宋國占據天選之地,可謂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國。於是君王,大臣慢慢地開始享樂,過著朱門酒肉臭的生活。遼國作為占據一方土地的國傢,其實兵力也是非常雄厚的,肯定不服大宋的地位。遼國人民原本都是遊牧民族,國傢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發展民生上。947年,遼太宗南下中原滅瞭後晉,改國號為遼。總的來說,遼國的開國皇帝,和接下來的幾個皇帝,都算的是勵精圖治,會想著如何將國傢變強。而後甚至有幾個皇帝都虎視眈眈想侵宋,除瞭耶律洪基。

《天龍》中耶律洪基豪情萬丈,霸氣側漏,並且成為瞭喬峰的結拜大哥。喬峰是個頂天立地的人,絕不會為權勢折腰隨便結交宵小之輩。小說中將耶律洪基這個人美化瞭一點,而實際歷史上的耶律洪基是個昏君,整天醉酒荒淫,歌舞升平,他才沒有那個雄心壯志大舉南下傾宋。我們所看到的不過是小說情節而已。歷史上的遼國確實沒有再侵宋,或許不是那些遼國皇帝不想,而是因為遼國實力不斷減弱,而最後的幾位皇帝更是不思如何治理國傢,而是想著如何玩樂。沒幾年就被金國滅掉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