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秦國如虎狼,六國如連雞!秦王嬴駟為什麼這麼覺得?

秦國如虎狼,六國如連雞!秦王嬴駟為什麼這麼覺得?

時間:2019-07-02 19:37:4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秦國如虎狼,六國如連雞!秦王嬴駟為什麼這麼覺得?今天給大傢帶來瞭相關內容,和大傢一起分享。

公元前403年,魏國的第一位君主魏斯與韓國的韓虔、趙國的趙籍一起正式被周威烈王分封為諸侯,這一事件被稱為“三傢分晉”,這一事件不僅標志著韓、趙、魏三傢從法理上正式取代瞭晉國成為新興諸侯,更標志著春秋時代的結束,戰國時代的開始。進入戰國,春秋時期為爭霸而進行的懲戒性的戰爭形勢漸漸被拋棄,取而代之的是為瞭城池、土地、人口、財富而進行的赤裸裸的兼並戰爭。春秋時期有諸侯數百,到戰國時期就隻剩十餘個瞭,在這樣一個凡有血氣必有爭心大爭之世,各諸侯國時時都有被吞並的危險,也時時都想著吞並別人。

戰國時期,除瞭齊、楚、燕、韓等七個較大的諸侯,還有宋、衛、中山等小國夾雜其中,國際關系空前復雜,各諸侯今日我打你,明日你打我,今日還是親密無間的盟友,明日可能就是刀兵相向的仇敵,一副“邦無定交,土無定主”的亂局。因此,如何應付如此復雜的邦交局面,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之中更好的發展自己、保存自己,如何讓別人火中取栗而自己坐享其成,就成瞭許多國君關心的問題。馬陵之戰以後,由於戰國初期最為強大的霸主魏國霸權崩潰,一強獨霸的格局被多強並立取代,各國之間出現瞭一種恐怖的平衡,邦交的作用更加的凸顯出來,由此一群以天下為棋盤,以諸侯為棋子的縱橫傢登上瞭歷史的舞臺。

所謂縱,即是合眾弱以攻一強,所謂橫,即是事一強而攻眾弱,或縱或橫,沒有專一的定式,要根據當下的利益決定,可能今日還在合縱之中,明日就在連橫之列瞭。古人常以南北為縱,東西為橫,所以楚與三晉及燕的聯合常被成為合縱,秦、齊與三晉的聯合被稱為連橫,橫則秦帝,縱則楚王。在秦國崛起之後,合縱要對付的敵人就是東、西兩大強國秦與齊,而在公元前284年,樂毅合縱五國破齊之後,合縱的主要目標就隻剩秦國一個瞭。在戰國二百年的歷史當中,秦國遭遇合縱合縱攻擊不下五次,雖然每一次都是聲勢浩大,如泰山壓頂,擺出一副不滅秦國誓不罷休的架勢,但終究都是無功而返,被各代秦王或用武力、或用陰謀給一一化解瞭。

秦惠文王在龍門稱王以後,其開關東出,與諸侯角力的野心暴露無遺,再加上秦國本是諸侯“恥與會盟”的邊陲小國,一朝崛起,又有“斬首立功”的虎狼行徑,很快就招致瞭中原諸侯近乎一致敵視。龍門稱王以後,最初的縱橫傢之一魏人公孫衍聯絡魏、韓、趙、燕、中山五國相王,以制衡秦國,之後,他又說服諸侯,開合縱大局“躬行仁義,合縱伐秦”。此次合縱,公孫衍成功說服魏、趙、韓、燕、楚五國出兵,又說服秦國的西部的敵人義渠發兵策應,聲勢浩大,氣焰熏天,大有風卷殘雲,淹沒秦國的架勢。

面對來勢洶洶的合縱大軍,剛剛稱王不久的秦惠文王嬴駟雖倍感壓力,但也沒有因此亂瞭陣腳,他敏銳的發現表面團結的合縱大軍背後,各方利益交錯、沖突潛伏,暗流湧動,不可能戮力同心。為此,秦惠文王還做瞭一個生動的比喻“諸侯不可一,猶連雞之不能俱止於棲之明矣”,意思是說,合縱列國,不可能同心協力,就像一群把腿綁在一起的雞不可能一起在樹上棲息那樣明瞭。六國稱秦國為虎狼,秦惠王則稱六國為“連雞”,其中意趣,現在讀來也不禁讓人莞爾。果然,五國之中的燕國、楚國兵未至秦地便打道回府,勢單力薄三晉之兵,如連雞遇虎狼,在修魚被秦將樗裡疾斬首八萬二,五國合縱失敗。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