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墓人到底有多神秘 為什麼有這麼多人搶著幹呢
古代的守墓人到底有多神秘,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傢一個參考。
在古代,有一種特別神秘的職業,也是非常古老的職業,甚至流傳至今,這個職業就是守墓人。雖然現在已經消失的差不多瞭,但是仍有一些古老的傢族世世代代的擔任守墓人。
在歷史上,這個職業是非常常見的,每個王朝都有守墓人,他們是整個傢族或者是整個村子為帝王守墓,也有些是給貴族和功臣進行守墓。如果守墓的目的位置比較偏遠,那麼就會將整個傢族,或者整個村子遷過去專門負責守墓。

守墓的目的主要有兩點,一個是歷代帝王或者王公貴族怕自己的墓地被盜,所以設立瞭守墓人看守自己墓地,以防被盜。另一個是,守墓人負責定期打掃墓地。
中國歷史上,有非常繁多的墓葬文化,各式各樣,其中最為殘忍的一種是用活人來陪葬,這在古代是常見的殉葬方式。雖然這種方式特別殘忍,但是在深受當時統治者的喜歡,而且陪葬的活人都是統治者在世時信任的人,統治者認為死後也可以跟在世時一樣享受生活,因此這種殘忍殉葬方式盛行瞭很長一段時間。

後來到瞭漢朝時期,這種方式被明令禁止,但即使有這樣的禁止令,還是有很多王公貴族偷偷地實行。如果跟活人殉葬相比,用活人來守墓相對比較人道。
對於守墓人來說,沒有什麼硬性的規定,一般隻需要定期打掃衛生,定期去上上香,每日去山上巡邏一番,負責看守的墓地別被人盜就可以。但是對於吐蕃王朝卻是一個另類,因為這個王朝對於守墓人定下瞭眾多規定,從松贊幹佈開始就定下瞭很多守墓制度,並且這個制度延續實施瞭200多年。

這個制度就是,首先一點要求守墓人不許生火吃飯,換句話說就是不允許吃煮熟或者烤熟的食物,因此這些守墓人吃的隻能是貢品。每當上貢的貢品中都有很大一部分是留給守墓人吃的。第二點要求就更離譜瞭,絕對不允許這些守墓人見活人,更不允許接觸活人,這個制度絕對是奇葩中的奇葩。在這個制度下,這些守墓人每天得躲著活人出行,白天基本不出門,到瞭晚上才出來巡視和打掃衛生。大晚上,孤零零的身影在墓地周圍晃悠,看上去就像是鬼魂一般。

這種制度特別限制人的自由,不過即使這樣,仍有很多人搶著幹這個行業。原因很簡單,在古代,自由自在的生活對於普通百姓來講都是一種奢求,甚至有些窮苦百姓連吃飽都是問題。而如果被選拔出來擔任守墓人,那這人一生的吃飯問題就解決瞭,而且他的傢族世代享受國傢的供養。
那麼問題來瞭,一個傢族少則十幾號人,多則幾百人,甚至一個村子都有可能是傢族成員,在這麼多人當中,為什麼會有人願意做出這種犧牲呢?其實這是因為古人的傢族觀念,古人對傢族觀特別強,大部分人都願意用自己的孤獨來換取整個傢族的榮耀。

一旦有人被選定為守墓人,那麼會讓自己的傢族享受當時王朝的最高待遇,而且他的近親將會在整個傢族中有很高的地位,所以很多人自然搶著幹這活。王朝對於挑選守墓人也不是很隨意的,需要經過一定的考核,從思想到身體素質都需要考核。一旦被挑選中,那麼會引來很多人的羨慕,不過名稱不太好聽,人們都管這些守墓人叫“活死人”。
至於那些整個村子的守墓人,以及整個傢族都擔任守墓人的情況,歷史上還是比較少見的,有些是統治者要求整個村子或整個傢族的人為其守墓,而有的是一大幫子的傢族成員跟著守墓人遷移,甘願當一位“活死人”。不過話說回來,如果人多的話,就不覺得孤獨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