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奸臣嚴嵩是怎麼上位的?嚴嵩為什麼會變壞?
明朝奸臣嚴嵩是怎麼上位的?嚴嵩為什麼會變壞?今天給大傢帶來瞭相關內容,和大傢一起分享。
明朝就是一個風雨飄搖的朝代,國傢的大權很少掌握在皇帝手中,除瞭開國皇帝朱元璋,奪位的朱棣等少數幾位皇帝掌握瞭軍隊,進而把握瞭大權,其他時間內,不是被宦官掌握大權,就是被奸臣掌握大權,說到明朝的大反派,就不得不提一下嚴嵩這位神奇人物瞭,早期剛剛步入朝堂的時候,嚴嵩還是一位有志青年,願意為國傢拋頭顱灑熱血,一心一意為人民,隨著時間的流逝,嚴嵩逐漸看清瞭官場的黑暗,他自己也開始走入黑暗,並且開始把握朝政,接受貪污受賄,享受貴族生活。所以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嚴嵩這位貪官的奮鬥史。

嚴嵩出生在江西分宜一帶,由於嚴嵩出生貧窮,為瞭改變生活現狀,所以從小嚴嵩對自己就嚴格要求,每天都會讀書培養自己的興趣,每天寫字練習自己的書法,嚴嵩的書法在歷史上都是有名的,所以勤奮好學,才思敏捷,堅韌不拔形容年少的嚴嵩一點也不為過。再這樣的嚴格要求下,年僅25的嚴嵩高中瞭進士,被任命為瞭編修一職,對於嚴嵩而言不知是有幸還是不幸,嚴嵩當官的時候撞上瞭宦官當道的時期,一個大宦官劉瑾把握瞭朝廷大權,面對不服從者,借助明朝有名的監察機構錦衣衛,有罪的找罪,沒罪的就捏造事實來誣陷朝廷官員。

憑借這樣,那些朝廷官員為瞭避免被陷害紛紛向劉瑾賄賂表示服從,劉瑾賺到瞭許多輩子都用不完的錢財。由於嚴嵩僅僅隻是個沒有實權的的編修,所以劉瑾並沒有對嚴嵩進行壓迫,面對這個官場的黑暗,心灰意冷的嚴嵩就借著有病棄官回傢瞭。在回傢的那些日子裡,嚴嵩依舊沒有斷瞭自己的堅持,依舊每日不斷的讀書,也許就是這樣,再後來嚴嵩才能寫出討皇帝歡喜的青詞;同時不斷的練習自己的書法,並且創造瞭許多詩句,從而在讀書人之間刷到瞭聲望。

數年之後,隨著皇帝的清醒,以及大臣的不懈努力,正式開始瞭對劉瑾的清算,劉瑾和他的黨派被一掃而空,朝廷上上下下似乎又恢復瞭清明,匪首劉瑾更是被斬首。在這之後,嚴嵩憑借著之前刷下的聲望,前往順天府官復原職瞭。在這之後的十幾年內,嚴嵩依舊沒有被委以重任,隻是不斷的在南京和北京的翰林院內進修。若是沒有夏言這位同鄉,嚴嵩的一生也許就止步於此瞭。當時的皇帝沉迷於修仙大業,妄圖長生不老,把朝廷的大權開始下方,夏言很得重用,於是開始掌握大權。

由於夏言和嚴嵩是同鄉,在古時候,同師,同年,同鄉,這就表示瞭關系的親密程度。隻要能幫得上,基本會互相提拔,於是嚴嵩開始不斷的討好夏言。嚴嵩是一個小肚雞腸的人,在他討好夏言的時期,有一天他在傢中舉辦宴席,邀請瞭夏言,最開始時夏言答應瞭,但後來有事沒有辦法前往,這就導致瞭嚴嵩的怨恨,特地在宴席上朗誦一遍他要求夏言的請帖,還假惺惺的表示自己很慚愧,沒能盡到做主人的責任,其實這時候嚴嵩在心中已經把夏言打上瞭叉號。就這麼小的一件事,導致瞭後來夏言嚴嵩被污蔑,最終入獄。嚴嵩卻不想想,沒有夏言他怎麼可能登上高位。

在夏言當上內閣首輔時候,夏言並不知道自己已經被打上叉號,還依舊提拔自己的這位同鄉,把嚴嵩送上瞭尚書一職。夏言對於皇帝沉迷道教的行為很是反感,這就導致瞭皇帝開始不滿夏言,逐漸把皇恩放在瞭其他人身上,有一次皇帝把自己親生制作的香葉冠賜給瞭夏言和嚴嵩兩人,由於夏言發對這種行為,基本不會佩戴,反觀嚴嵩,深得溜須拍馬的技巧,每次上朝都會佩戴,並且為瞭污染,還特地用紗佈包裹起來,於是嚴嵩被皇帝看重。

等嘉靖帝任命嚴嵩當太子的師傅時候,嚴嵩開始不虛夏言瞭,處處攻擊夏言,完全沒有一點對夏言的感恩之心,打算獨占大權。皇帝聽信瞭嚴嵩的話,把夏言罷免瞭。等到嘉靖帝面對朝廷內閣老臣去世的去世,辭職的辭職,在次啟用夏言,面對嚴嵩這隻養不熟的白眼狼,夏言開始處處提防著。但是嚴嵩到底還是更狠毒一點,在面對朝廷邊關大敗的時候,賄賂瞭宦官,誣陷夏言克扣兵餉導致瞭失敗,最終夏言被處死。

沒有感恩之心的嚴嵩,開始瞭他的統治時期,把握大權,肆意打壓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