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唐朝為什麼會出現黑人?唐朝的黑人是哪裡來的?

唐朝為什麼會出現黑人?唐朝的黑人是哪裡來的?

時間:2019-07-03 20:58:34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唐朝為什麼會出現黑人?唐朝的黑人是哪裡來的?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傢一個參考。

隨著《長安十二時辰》的熱播,很多網友對唐朝有瞭更加深切的認識,雖然不可能100%還原出大唐的樣貌,但總體來看制作組肯定還是下瞭一番苦功。當有黑人出現時,可能很多小夥伴都覺得不可意思,還以為劇情穿越瞭,唐朝為什麼會有黑人呢?實際上唐朝的確有黑人,在當時這些人被稱為“昆侖奴”,而新羅婢是來自新羅的丫鬟。其實長安在當時是一個很國際化的城市,那下面就為大傢介紹下昆侖奴的來歷,一起來看看吧。

這次來為大傢談談大唐時期的一些神奇外來人口。想必許多人對於唐代黑人這個話題一定有著很大的興趣。

新羅婢,昆侖奴,很多朋友認為昆侖奴即是來自非洲的黑人奴隸。不過,這個想法自然是跟事實有所偏差的,昆侖奴是一個非常廣義的概念。根據【舊唐書】記載:“自林邑(今天越南中部地區)以南,皆卷發黑身,通號為昆侖”。也就是說,唐朝時期昆侖奴指的大多數是生活在東南亞地區的“馬來人”。那麼,“昆侖奴”群體中有沒有我們所想的非洲黑人呢?

唐朝著名佛教高僧慧琳曾經這樣描述昆侖奴 “時俗語便,亦稱骨論,南海州島中人也。其黑裸形,能馴服猛獸、犀象等。種類數般,即有僧祗、突彌、骨堂、閣蔑等”。慧琳提到的昆侖奴中的一種名叫僧祗人,被許多學者認為就是被販賣到東南亞的東非人。而根據【新唐書】的記載,公元724年,唐玄宗開元12年,室利佛逝國向唐朝進貢4名僧祗奴。室利佛逝國在今天的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東南部,而僧祗國在宋代也叫“昆侖層期國”,意為南海的黑人之國。

根據古埃及學者科斯麻士的【基督教諸國風土記】,這個國傢也被叫做青機,也就是今天的非洲東海岸的桑給巴爾。不過唐代時期僧祗的內涵應當並不限於真正的桑給巴爾人,所有非洲黑人都可以稱作僧祗。在桑給巴爾和索馬裡乃至深入津巴佈韋都有大量唐代錢幣出土,或許其中就有一部分是用於經營奴隸貿易的。當然,伯希和等人也認為卷發的昆侖奴後來逐漸與真正的僧祗人混淆瞭,意思是生活在印度尼西亞的矮小黑人可能也曾被稱呼為僧祗人。

唐代與後世許多封建王朝一樣,都擁有數量十分巨大的附屬國,其政治影響直接可以到達中亞地區。因此唐代勢力范圍內許多政權部族都會向唐朝“貢人”,自然不少作為貢品的“人”都往往是人類中的怪物。

在唐代景龍年間,西北瀛洲就進貢瞭一名女子,神奇的是她“身上隱起浮圖塔廟,諸佛形象”(見於【朝野僉載】)。現在湖南省的道州,在唐代就以向宮廷進貢侏儒聞名。大詩人白居易也曾描寫道州侏儒“道州民,多侏儒,長者不過三尺餘。市作矮奴年送進,號為道州任土貢”。八世紀末,道州刺史陽城哀憐道州人民生離之苦,才向朝廷要求停止瞭這種貢侏儒的行為。據《新唐書》記載,道州百姓因此感念陽城的恩德,都給孩子起名為陽。

國內的貢奇人的風潮可能正是導致外國也效仿的重要原因。根據【新唐書 南蠻傳】,扶南國在武德和貞觀年間入朝,獻上瞭兩個“白頭人”(白頭者,直扶南西,人皆素首,膚理如脂。居山穴,四面峭絕,人莫得至。),按照新唐書的描寫,這兩個白頭人似乎是出自一群隱居山中的白化病人,結果被扶南國抓去當瞭貢品進貢給唐朝。

而不少生活在邊遠地區的人,因為地理因素自己也成為瞭珍貴的貢品。

長慶二年(822年),回鶻就從巴爾喀什湖一帶送來瞭四個葛邏祿人。

唐高宗咸亨年間倭國使臣又把國內征討獲得的一些蝦夷人進貢唐朝。

大名鼎鼎的收復河西的歸義軍節度使張議潮在唐懿宗咸通七年(866年)也把兩名吐蕃婦女連同四隻青鶻鷹和兩匹馬作為延慶節的禮物送到長安。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