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公主為什麼大多數都會拋棄駙馬,包養他人?是流行嗎?
你們知道唐朝的公主為何多行拋棄駙馬,包養他人之舉?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男女“偷腥”也是有歷史淵源的,絕非現代人的獨傢發明,翻開《資治通鑒》和《新唐書》,但凡涉及唐朝公主的內容,大多貼著“偷腥”的標簽。她們是不是去賓館開房,趙炎不知道,因為史書上沒有寫,唐朝也不見得就有賓館。
但是,公主們在外偷漢子,或者明目張膽地與丈夫之外的野男人幽會,卻如同傢常便飯瞭。比如,太宗的高陽公主下嫁房遺愛,與浮屠廬主(和尚)亂搞;高宗的太平公主不但與宰相有一腿,還養瞭許多小白臉;肅宗的郜國公主與彭州司馬李萬有私情;順宗的襄國公主熱衷於攜帥哥逛街,“薛樞、薛渾、李元本皆得私侍”等等。
難道唐朝的駙馬不夠優秀、集體陽痿瞭?當然不是。由於公主是皇帝的女兒,所謂的金枝玉葉,所以,朝廷為公主遴選駙馬,條件是相當苛刻的,絕不會蘿卜白菜隨便挑。若不是功臣勛爵之後(官二代),或者富貴世傢子弟(富二代),你想都別想能娶公主做老婆,這是作為一種機制來執行的。這些未婚男青年必須個個年輕俊美、學識出眾,才能配得上花容月貌的公主。既然駙馬爺都很優秀,怎麼可能結瞭婚全都變成瞭武大郎?在趙炎看來,唐朝公主對駙馬爺的情感背叛,問題並非出在駙馬的身上,而是有著其他的深層次原因。
和現在的許多夫妻一樣,公主和駙馬之間,也存在“傢庭優越感”的概念。“我爸是李剛”,你爸不過是個市場賣菜的,憑什麼跟我較勁?妻子傢裡有錢有權,往往會在婚後的小傢庭裡要求當傢做主,壓制丈夫。
唐朝公主們結婚以後也一樣,常以君臣尊卑等規范來要求自己的駙馬爺,我是公主,是君,你是駙馬,是臣,你得聽我的。可是,中國畢竟是個歷史悠久的男權社會,駙馬爺是男子漢大丈夫,他們娶瞭公主,雖然獲得瞭堆積如山的金銀財寶和一日千裡的仕途大道,但是,夫權意識是不會輕易泯滅的。在電視劇《醉打金枝》裡,就多次出現瞭公主與駙馬之間關於“自由”的較量,雖是戲說,卻不乏歷史依據。公主具有的“傢庭優越感”,最終導致瞭夫妻情感的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