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牌位差點被扔出太廟,嘉靖為什麼要這麼做?
朱棣的牌位差點被扔出太廟,嘉靖為什麼要這麼做?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傢參考。
明朝朱元璋死後把皇位繞過自己的兒子直接傳給孫子,做兒子的自然不服氣,朱棣後來謀反成功之後成為瞭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也是唯一一位以王爺身份造反成功的皇帝,但後來他的牌位差點被自己的後代給扔出太廟,這是為什麼呢?

明朝雖然有很多不靠譜的皇帝,但是我們不可否認的是,明朝在我們的歷史中也是一個比較強大的朝代。如果說明朝最有名的幾個皇帝,那必然是開國皇帝朱元璋、明成祖朱棣、嘉靖帝朱厚熜、滅國皇帝崇禎。其中朱元璋和朱棣被我們熟悉的原因,都是因為他們出色的能力和許多優秀的政績。
特別是朱棣,朱棣作為朱元璋的兒子,被自己侄子逼的起兵造反,雖然這是他的一大污點,但是他在在位期間的政績,也是在明朝諸多皇帝中十分出色的,有人也說他是明朝最能打的皇帝,比開國皇帝朱元璋還能打。

朱棣在位期間,施行的削藩政策,將許多藩王的權力和地位大大削弱;朱棣還註重建設監察機構,設置禦史巡查制度,還恢復瞭錦衣衛機構;朱棣十分註重軍事,多次討伐外敵,北征蒙古,南征安南,還進行瞭歷史上十分出名的大閱兵,威震周邊諸國;文化上最出名的無疑就是永樂大典,這是中國最大的古代百科全書,也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百科全書。
就是這樣一位皇帝,你敢相信他的牌位差一點被嘉靖扔出太廟嗎?
明武宗朱厚照因為好玩,在一次劃船掉入水中後就一病不起,最終也撒手人寰。但是武宗沒有子嗣,所以最後大臣就決定迎立外藩繼位,然後興獻王的次子朱厚熜就被選上瞭,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修仙皇帝嘉靖皇帝。

嘉靖皇帝剛剛繼位,按理說該小心翼翼的,但是恰恰相反,嘉靖一繼位就要追封自己的父親為皇帝,自己的母親為太後,這下大臣可不幹瞭。嘉靖是以武宗的弟弟身份繼承大統,按照規矩該認孝宗朱佑樘為皇考。但是嘉靖就是不幹,這就是明史上著名的大禮儀之爭。
嘉靖與文武大臣們鬥瞭這麼久,他怎麼能夠放棄,他堅持要把自己的生父尊為皇考,也就是先皇的位置,自己的生母他也要求立為皇太後。因為這件事情大臣們與嘉靖爭鬥瞭很長時間,但是嘉靖再怎麼說也是一國之首,是至高無上的皇帝。
大臣們還是敗在瞭皇權之下,在許多的大臣因為這件事情被處罰之後,百官們終於同意瞭嘉靖的要求,嘉靖生父的牌位作為皇考被放進瞭太廟中。這時候就出現瞭另一個矛盾,太廟有一個傳統,裡面隻能放七個牌位,這時候嘉靖想多放一個牌位進來,就得請出一個。

天子的太廟裡隻能放下七位皇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牌位肯定是沒人敢動的,按照傳統太廟中的牌位放置,都要根據血緣關系來算,在人們對比瞭半天得出瞭一個驚人的結論。朱棣的血緣與嘉靖最遠,所以要真扔出去一個,那隻能扔朱棣的牌位。但是這時候大臣們不願意瞭朱棣文治武功都是明朝歷史中出名的,是大明的功勛皇帝,如果動他的牌位,那就是動瞭大明的基業,毀掉瞭大明的國運。
所以大臣們為瞭保住朱棣的牌位,就從朱棣的廟號上動手,因為開國皇帝一般稱作“祖”,這是不能移除太廟的,然後群臣就把朱棣的廟號從太宗改為成祖,牌位升遷百世不遷,這就有瞭我們後世所熟悉的明成祖朱棣,這可是連唐太宗李世民都沒有的高級待遇。最後嘉靖就把明仁宗朱高熾的牌位移除太廟,把自己父親的牌位放進去,嘉靖皇帝也終於得償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