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先後123封辭職報告!皇帝不批辭職信,氣得宰相不顧性命跑回傢去!

先後123封辭職報告!皇帝不批辭職信,氣得宰相不顧性命跑回傢去!

時間:2019-07-06 08:18:1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先後123封辭職報告!皇帝不批辭職信,氣得宰相不顧性命跑回傢去!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宰相這個官位,在古代封建社會可以說是做到瞭為官最高瞭,可是明朝有位宰相,寫瞭123封辭職信,皇上卻不聞不問,氣的宰相直接罷官而走,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不得不說說,明朝歷代的奇葩皇帝瞭,自朱元璋開始,就是一個充滿瞭個性的皇帝。開國皇帝朱元璋,以殺大臣而聞名,不論是小貪官還是開國元勛,有誰算誰,以至於有段時期,出現瞭官員白天衙門裡辦公,晚上卻回牢房裡睡覺的奇特局面。因為他殺的比補的快。

而正德帝,又以“玩”聞名。玩打仗,玩豹房,玩官職……在皇宮裡玩,在皇宮外玩,在水上玩——結果,一不小心落水,然後就找朱元璋“玩”去瞭。

當然就更不要說,明朝還出瞭蟋蟀皇帝,木匠皇帝,跟萬貞兒生死相依的癡情皇帝等瞭,總之,無論你恨明朝的帝王,還是贊明朝的帝王,誰都無法否認,明朝帝王皆個性。

但以上這些位,無論再個性,對大臣們卻都還有所回應,哪怕如朱元璋殺臣子,也算是對大臣有個交代。但當到瞭萬歷帝王時,就又出現瞭新狀況,萬歷三十年不上朝,把大臣都晾在那瞭。

也正是萬歷帝這一“晾”,讓一位首輔大臣,成為史上最無奈的宰相,寫瞭123封辭職信,卻都泥牛入海,萬歷帝哼都不哼一聲,被懸在那裡,隨風晃蕩。這位首輔大臣名叫李廷機。

李廷機是個學霸。

鄉試第一,省試第一,到瞭全國考試的時候,如果也是第一,那就是連中三元。

中國科舉史上“連中三元”的一共也就19位,如果李廷機如願,那麼這個數字將會變成20。

如果完全按照考卷判分,李廷機還真的是第一,但是,主考官是最會和稀泥的宰相申時行,申時行看到有個考生名叫朱國祚,姓朱的國運,多好的名字啊!狀元就是他的瞭。

可憐,李廷機就成瞭老二。

李廷機是個心胸寬廣的人,更是一個清正廉潔的好官。

他擔任皇傢學院院長的時候,整頓學風;他在南京任職的時候,整頓亂收費現象,給民營企業松綁;他負責浙江高考的時候,嚴肅考場紀律,切實為國傢選拔人才。

他調入中央任職之後,更是堅持原則,做事有理有據,連皇室成員也照樣不給面子,雖然得罪瞭一些人,但官聲很不錯。

有人嘲笑李廷機對一些冗俗事務樂此不疲,李廷機嚴正答道:“有俗人,無俗事,人不可不俗。天下國傢事,何言俗也!”

史書上都李廷機的評價是“遇事有執,尤廉潔,帝知之。然性刻深,亦頗偏愎,不諳大體。”

在官場默默耕耘二十多年之後,李廷機在一次民主選舉中被推選進瞭內閣,當上瞭宰相。

但是,這個宰相不是那麼好當的。

話說當上宰相這可是人生得意之時,可讓李廷機想不到的是,進入內閣後他卻悲哀的發現,朝廷9部官員,竟然空缺24位之多。意思就是說,所有人,包括李廷機在內,都要多幹好多不屬於自己的工作,卻領著一份薪水。

當然,李廷機也許沒有如小編這麼俗,但官員空缺過多這事,卻讓他無可奈何。因為李廷機是一位比較公正、能幹的大明官員,從底層做起,所以對整個大明的構架是瞭若指掌。如今,面對這種局面,他能怎麼辦?隻能咬牙堅持。

可人在高位,麻煩多。李廷機雖玩命工作,但首輔高位,卻還是被人眼紅。比如東林黨中的郭正域等,就想也坐坐首輔那把“交椅”。所以東林黨便組團,開始對李廷機進行各種掣肘、打擊,拆臺等。

這一下子可讓李廷機頂不住瞭。這個首輔不當也罷。於是李廷機便開始給萬歷皇帝寫辭呈,由此一封又一封,一連123封辭職信過去後,萬歷卻不聞不問。氣的李廷機,讓傢人先回鄉,自己搬入一個破廟裡居住,想以此表明辭職的堅決態度。

可換來的卻是一個“廟祝閣老”的新綽號。終於李廷機氣瘋瞭,不再管萬歷有否批復,頂著殺頭的危險,跑回鄉去瞭。而萬歷帝,卻還是如不知道一樣。仿佛李廷機就從未當過首輔,如今也從未離開……直到李廷機去世後,這才突然想起他來,賜他少保頭銜,謚號為文節。

那麼萬歷帝這是幹啥呢?宰相辭職這麼大的事,他都不聞不問,不搭理?其實這就是萬歷帝的“個性”吧。畢竟,從小他就被首輔張居正,提溜著完成瞭一個萬歷中興。當當張居正去世後,他就開始瞭自我放飛。所以,對這個首輔,恐怕萬歷的心情的復雜異常的。

畢竟張居正的影響太深遠。而同時,明朝的內閣卻又發揮著制衡皇權的作用,讓皇帝無法獨斷專行。但無論怎樣,最終萬歷在李廷機去世後,還能想起他來,也算是給瞭他123次辭職的最終交代。即,你其實還是首輔,得到瞭萬歷的最終認可!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