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在怛羅斯之戰敗後,唐朝為什麼沒有失去對西域地區的控制?

在怛羅斯之戰敗後,唐朝為什麼沒有失去對西域地區的控制?

時間:2019-07-06 13:53:34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唐朝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歷史上的盛唐時期,可以說是最為意氣風發的一個時代。這是因為,在這段歷史時期中,唐朝的國力達到瞭一個前所未有的頂峰,這樣的表現在於當時的農業、商業都達到瞭一個相當發達的程度。當然,唐朝的意氣風發不僅體現在商業與農業的發展上,還在於唐朝疆域的遼闊上。當時,唐王朝的疆域完全占據瞭西域地區,其影響力更是輻射整個中亞地區。然而唐朝疆域的遼闊,則不可避免的同亞洲地區的另一個強大王朝發生沖突,即阿拉伯帝國的阿拔斯王朝。

歷史上雙方之間在中亞地區,可以說是沖突不斷,而後世的我們瞭解最多的莫過於那場爆發於公元751年的怛羅斯之戰。在唐朝同阿拉伯帝國的眾多邊境沖突中,這場大戰可以說是唐王朝最為慘重的一次失敗。當時,高仙芝率領的唐朝安西軍兩萬人的精銳,選擇主動出擊這個在史料中名為“黑衣大食”的國傢,兩軍最終在中亞的怛羅斯地區相遇,而唐朝軍隊卻因為葛邏祿人的突然叛變而兵敗。這個時候我們便會產生這樣的疑問,那就是唐朝在怛羅斯之戰敗北後,為何沒有為此失去對西域地區的控制?

首先,怛羅斯之戰雖然以阿拔斯王朝的勝利而告終。但是這場勝利,根據史料的相關記載,卻是唐朝在中亞地區同阿拉伯帝國的沖突之中,阿拉伯帝國唯一勝利的一次。由此可見,這場戰役的結果,雖然是阿拔斯王朝取得瞭勝利,但僅憑這樣一場戰術上的勝利,而貿然染指唐朝經營的西域地區,顯然有些不夠明智。如果阿拔斯王朝想要陳兵西域的話,顯然需要戰果更大的一場勝利。

當然,以上的說法隻能算得上是一個寬泛的總結,實際上在這背後,還有著更為深層次的原因。現在,我們重新將視角放回那場怛羅斯之戰上,便能發現,在這場大戰中唐朝軍隊展現出的戰鬥力,可以說是讓阿拔斯王朝與中亞屬國聯軍大吃一驚。這是因為,怛羅斯之戰是唐朝主動出擊進攻的一場大戰,雖然唐軍的參戰兵馬,一直都有很大的爭議。但是,我們能夠確定的是唐朝軍隊大體在2—3萬人之間,而聯軍的數量雖然記載混亂,但可以確定的是聯軍數量必然數倍於唐軍。

並且,高仙芝率領的唐軍是屬於孤軍深入,因此聯軍則可以充分發揮主場作戰的優勢。而就是唐軍在各方面都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唐朝軍隊在怛羅斯地區,卻給予瞭聯軍以不小的打擊。現在史學界對於聯軍方面的傷亡情況,存在著兩種說法,一種說法為聯軍傷亡三萬,而另一種說法則為七萬。由此可見,聯軍的傷亡基本可以確定在這個區間之中。因為,如果唐軍不堪一擊的話,那麼阿拔斯王朝一定會打起西域的主意。而占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還有如此巨大的傷亡,想必阿拔斯王朝的君主也不得不慎重考慮是否陳兵西域。

其次,怛羅斯之戰對於唐朝來說,並不是一場慘痛的失敗,同時也沒有動搖唐朝在西域地區的絕對控制權。而這場大戰的統帥高仙芝,也僅是被調回長安任職。而且根據史料的記載,在怛羅斯之戰後,唐朝明顯有增強在西域地區軍事存在的跡象。

同時,西域以及中亞地區的小國,似乎也明白唐王朝這個強大的存在,尤其是這場大戰的直接導火索石國,在怛羅斯之戰後不久,旋即又宣佈歸附唐王朝。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瞭這樣兩種情況,一來阿拔斯王朝不敢貿然陳兵西域,再者唐王朝對西域地區的控制,非但沒有被動搖,反而在短時間內得到瞭增強。

歷史上爆發於公元751年的這場戰役,可以說對於兩個並立於那個時代的強大帝國,沒有產生任何的影響。因為,阿拔斯王朝在怛羅斯之戰中清楚的認識到瞭唐軍的實力,而唐王朝在這場大戰過後,也明顯的增強瞭在西域地區的軍事存在,高仙芝之後的封常清更是在西域地區取得瞭更大的戰果,以至於,在這場大戰之後的兩年唐朝在西域地區的軍事存在達到瞭頂峰。我們這樣看來的話,便會覺得怛羅斯之戰更像是東西方兩大帝國一次不經意的碰撞。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