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釣魚城是怎麼守瞭36年的?蒙古鐵騎的勇猛去哪瞭?
南宋釣魚城是怎麼守瞭36年的?蒙古鐵騎的勇猛去哪瞭?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說到蒙古鐵騎小編第一印象就是彪悍,也是真的厲害,蒙古鐵騎可以說是天下無敵系列的,但是就是這麼厲害的鐵騎,有一件事情讓人覺得十分的絕望,是什麼事情呢?話說就是當時在攻打南宋的時候,來到瞭釣魚城這個地方,但是怎麼都貢獻不瞭,而且前前後後用瞭接近36年時間,這個就牛逼瞭啊,哈哈,那麼蒙古鐵騎為什麼攻破不瞭南宋的釣魚城呢?下面就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
自蒙古崛起以來,從東亞到中亞,從西亞到歐洲,其兵威之盛,無往不勝,但是自從蒙古軍殺到南宋四川釣魚城下,情況急轉而下,蒙古軍無論如何努力,仍舊無法攻破釣魚城,除瞭損兵折將以外,蒙古大汗蒙哥也在釣魚城下身負重傷而死。
四十五年的蒙宋戰爭中,釣魚城一共堅守瞭三十六年,歷大小戰役二百多次,硬生生將蒙古大軍擋在城外,驍勇善戰的蒙古軍隊在釣魚城下血淚流盡,仍無法越雷池半步,直到南宋徹底滅亡,蒙古軍隊也沒有攻破釣魚城,孤立無援的釣魚城,在元朝皇帝忽必烈派人以絕不屠城為保證下,守將王立棄城投降。
開城之日,有守將三十二人全部自刎,以謝天下,可謂英烈千秋。
小小釣魚城,為何能夠成為蒙古軍隊的噩夢?使得蒙古歷時三十六年無法攻破?

三江匯合居險地
釣魚城坐落在今重慶市合川區東五公裡的釣魚山頂,山勢險峻,山下南、北、西三面環水,分別為嘉陵江,渠江,涪江。
居於山頂的釣魚城周長十二三裡,石墻高達數丈,南北各建一條延至江中的一字城墻。
這一座壁壘森嚴的釣魚城,正處在水陸要沖之地,上可控三江,下可護衛重慶,是支撐四川戰局的重中之重。
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親自率領四萬蒙古大軍,從陜西而來,重點進攻四川,四川各地或投降,或城破,蒙古軍幾乎沒有經歷大戰,覺的很輕松,所以當蒙古大軍意欲奪取重慶,行進到釣魚城下時,對壁壘森嚴的釣魚城根本沒有放在眼裡,直接派南宋降將晉國寶入釣魚城勸降。
晉國寶入城勸降,被守將王堅大罵之,驅逐出城,後王堅越想越怒,隨即打開城門,帶隊出城將晉國寶斬首示眾。
聞聽訊息的蒙哥大怒,發兵對釣魚城進行猛攻。
王堅在城頭指揮作戰,將蒙古壓制在城下,蒙古軍悍不畏死,數次登上城頭,都被宋軍趕瞭下去。
蒙哥麾下術速忽裡建議蒙古軍避開釣魚城,迂回夔州,沿江而下滅亡南宋。
但是從未受過挫折的蒙哥,決意攻下釣魚城,誰也勸不下來。
隨即蒙古軍分兵攻禮義山城,平梁山城以及合州舊城,切斷釣魚城外援,將釣魚城團團圍住,決意困死釣魚城。
釣魚城是能困死的嗎?

釣魚城內經營有方,豐衣足食
自1243年,餘玠就對釣魚城加緊建設,派冉璡,冉璞兩兄弟對釣魚城進行整修,加固城防。
城內以及周圍山麓皆有大片良田利於耕種,水源充足,再加上四川遭受戰火,有大批躲避戰火的老百姓,進入釣魚城內,這又為釣魚城添加瞭兵員和勞力,為堅守釣魚城增加瞭相當大的力量。
有吃有喝,自給自足,所以對外援的需求也就降到瞭最低的程度。
當蒙軍在城外嚴防死守,將呂文德等幾路宋朝的援軍打退,被圍瞭五個多月的釣魚城,依然鬥志昂揚,城中宋軍不但不怕蒙軍攻城,還對蒙古開瞭個玩笑。
將兩條重達十五公斤的活魚,以及數百張面餅,從城樓上拋給蒙軍,並以書信的方式告訴蒙哥,釣魚城就是再堅守十年,蒙軍也休想攻進來。
這一舉,氣的蒙哥撕碎瞭書信,督促各路蒙軍,對釣魚城進行猛攻。
打瞭雞血的蒙軍,用攻城雲梯,不斷對釣魚城發動進攻,宋軍也奮勇殺敵。
宋蒙兩軍在外城墻,一字墻玩瞭命的對攻,每次蒙軍登上城頭,立馬遭到宋軍瘋狂打擊,又敗退下來。
雲梯打斷瞭,又上一部雲梯,從清晨到日暮,從黑夜到黎明,殺的是山河變色,日月無光。
這期間,宋軍也時常乘著夜色,對蒙軍實施偷襲。
在釣魚城的反復攻堅戰中,四川軍民展現出瞭最英勇無畏的氣勢。
而蒙軍在釣魚城下激戰幾個月,寸功未立,這對一心破城的蒙古大汗蒙哥來說,真是奇恥大辱。
所有勸阻蒙哥繞道南下的,蒙哥全不理會,一心就想把釣魚城拿下。
可是疲憊交加的蒙軍,又遇到瞭不可抵擋的打擊,而漸漸失去戰鬥力。
這個不可抗之力就是天氣。

暑熱,蒙軍病來如山倒
疲憊不堪的蒙軍,在釣魚城下,一直打到瞭夏天,酷熱難耐,加上水土不服,蒙軍中暑之人越來越多,而瘧癘、霍亂等疾病又在軍中傳染開來,隨軍大夫束手無策,蒙哥下令用酒治病,於是蒙軍又大肆飲酒,這不但沒有效果,反而導致病情加重。
蒙軍五個月都無法攻破釣魚城,焦急萬分,南宋降將汪德臣竟然單人獨騎跑到釣魚城下勸降,城樓上宋軍用石頭將汪德臣砸傷,汪德臣不久因傷病死。
蒙哥五內如焚,親臨城下督戰,又被宋軍用飛石擊傷。
本來蒙哥在暑熱之中,已然染病,這次又被飛石擊傷,傷病之下,一命嗚呼。
一代雄才偉略的蒙古大汗,就這樣意外的死在釣魚城下。
而蒙哥之死,使得蒙古內亂,圍攻鄂州的忽必烈匆匆的和南宋簽訂停戰協議後,回歸蒙古本部與阿裡不哥爭奪大汗之位,一時間打的不可開交。
這無形中為南宋續命二十年,而旭烈兀在第三次西征非洲的路上,得知蒙哥身死,他迅速停止進攻,揮軍東返,從此以後蒙古再也無力西征,這無形中又使得歐洲和非洲免遭屠戮,這不得不說釣魚城之戰,在拯救歐洲和非洲這方面做出瞭巨大的貢獻。
綜上所述,釣魚城能堅守三十六年的原因如下
一,釣魚城建在山頂,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又有三條江水環繞,使得最厲害的蒙古騎兵在山地中無法使用,而地形的險惡與狹窄,又讓蒙軍無法大規模攻城,隻能一波又一波的發動攻勢,這為守城的宋軍減輕瞭壓力。
二,釣魚城在餘玠、冉氏兄弟、以及王堅的用心經營下,城池堅固,糧草充足,不需要依靠外援,所以人心不亂,從而形成一股凝聚力,越戰越勇。
三,蒙哥死後,忽必烈奪得大汗之位,這位深得漢文化熏陶的大元皇帝,將戰略進攻目標轉向襄陽,蒙古軍隊在襄陽鏖戰六年之久,才成功奪得襄陽控制權,之後元軍一路南下,滅亡宋朝,無力進攻釣魚城,等到忽必烈完全滅亡宋朝後,又使用懷柔政策,立誓絕不屠城,才迫使釣魚城守軍失去鬥志,從而讓釣魚城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