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朱元璋吃飯時在碗中發現頭發,廚師是如何逃生的?

朱元璋吃飯時在碗中發現頭發,廚師是如何逃生的?

時間:2019-07-09 10:28:3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朱元璋吃飯時在碗中發現頭發,廚師是如何逃生的?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明朝朱元璋是個心狠手辣之輩,當初的那些開國功臣幾乎被他殺瞭一個遍,他對百姓的卻是好的不能再好瞭,但在皇宮內做事的人自然清楚他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朱元璋與馬皇後在一起吃飯,照例舀瞭一碗開口湯,二人邊吃邊聊。突然,朱元璋舀湯的勺子停在空中,不往嘴裡送,而是怔怔地看著勺子。

馬皇後順著皇上的目光看過去,發現一個重大問題:珍珠翡翠白玉湯裡有一根短而粗的頭發。

心地善良的馬皇後既體貼夫君、又怕因此懲罰廚師等相關人員,便伸手要接過皇上的勺子,打算重新舀一碗湯給皇上。

可是,與馬皇後想的不一樣,朱元璋想到:

【第一】自己貴為天子,吃飯飲食都必須非常講究,才能夠上檔次、有品位,不是普通人吃飽就行的,皇上吃的食品必須保證絕對衛生幹凈;

【其次】頭發事小,但是,對皇上是不是忠心耿耿就是大事啦!

連做菜時,頭發都掉進菜裡,還談什麼對皇上精心負責?為皇上做菜都是馬馬虎虎的,還能對百姓負責嗎?

【第三】皇上吃的珍珠翡翠白玉湯裡發現頭發,如果不徹查到底,以後禦膳房一定會越來越差,皇上還談得上什麼威嚴?

連禦膳房的廚子都膽敢應付皇上,朝中大臣更會蔑視皇上權威,管理那些皇上看不見的事情,就會十分糟糕、甚至一塌糊塗。

想到這裡,朱元璋對馬皇後說:頭發事小,皇威事大,必須調查清楚,看看誰有這樣大膽子,糟蹋皇上。

朱元璋命令太監把烹制珍珠翡翠白玉湯的廚子叫來,責問他:“是不是你掉的頭發?”

廚子跪在地上,緊張地不敢抬頭,戰戰栗栗,架不住他這麼一哆嗦,頭上的廚師帽忽然掉地上瞭,赫然露出一個大光頭。

朱元璋氣笑瞭。

這算是一個演繹版的說法。事實上,假如這位廚子露出光頭,難免會讓朱元璋聯想到這是在影射他本人曾經當過和尚的經歷,這位廚子多半是難逃一死。

實際上,故事是另外一種版本,記載於明代祝枝山所著的《野記》裡。

“太祖進膳有發,召問光祿官,對曰:“非發,龍須也。”因即捋須,得一二莖,遂叱去,不復問。”

說的是朱元璋一看到碗中的頭發,龍顏大怒,喊來光祿寺的官員,問他這根頭發的來路。

光祿寺是負責皇帝飲食的部門,祝枝山在這裡沒說具體是哪位,到底是卿、少卿或是丞,考慮到不管是誰,他們作為後勤單位的頭目,肯定在拍馬屁方面具備深厚的功底和特殊的心得。

所以這位光祿寺官員看著頭發,馬上就脫口而出,“陛下,這哪裡是什麼頭發,分明是您的龍須啊!”

朱元璋半信半疑,捋瞭捋自己的胡子,果然掉下來一兩根,“噻,最近的新陳代謝有點快呢”。嘆瞭口氣,愣神的工夫,擺擺手把光祿寺官員轟走瞭。

上述中的廚師,是沒有權利見到皇帝本人的,皇帝哪是誰想見就見的?

但這位光祿寺官員的回答,很明顯是救瞭做飯的廚子一命。

這種保障宮廷膳食的機構,到瞭清朝,逐漸演變出瞭一套行之有效的追溯機制,誰采買的食材,誰清洗的,誰烹飪的,誰端上桌的,都有專人記錄,在一定程度上,完全可以保證調查出這根頭發的來源,並讓“肇事者”付出應有的代價。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