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軍為什麼叫“長毛”?“長毛”有什麼含義?
太平軍為什麼叫“長毛”?“長毛”有什麼含義?小編給大傢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漢字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千百年來,中國人民在漢字上的創造可謂多矣!尤其是在貶低敵人的時候,罵人不帶臟字是漢字所獨有的特質,不管是士大夫還是老百姓玩兒的都賊溜。
君不見,“南蠻”“北狄”“東夷”“西戎”,幾千年前就出現在我國的史書記載中;君不見,明朝中葉以後,日本浪人侵犯我國沿海居民,我們親切的稱呼他們為“倭寇”;君不見,滿清入關以後,有仇滿心理的士大夫稱滿人為“滿韃子”;君不見,抗日戰爭時期,對於那些血腥的日本軍國主義屠夫,我們的老百姓都稱之為“日本鬼子”;君不見,現在對於很多外國友人,我們有“印度阿三”“高麗棒子”等親切的昵稱。

上面列舉瞭這麼多,我們真的不得不佩服中華人民的聰明才智,這麼多生動的“昵稱”,每個昵稱都有他的原因,當然好像沒有一個是誇人的。咱們今天要說的是太平天國,太平天國在一開始鬧起來的時候,清廷並沒有把它放在眼裡。在金田起義之前,咸豐帝派兵前往兩廣剿殺天地會等勢力,等天地會被打散以後,清兵就班師回朝瞭,根本沒有正眼瞧所謂的“拜上帝會”一眼,好像是還不配八旗正規軍和綠營兵剿滅一樣。
道咸年間,滿清江山可以說是烽煙四起,大大小小的起義軍遍佈全國,根本是剿都剿不過來,皇帝隻能是重點消滅一些比較大的,其他的就交由地方來鎮壓瞭。但是,地方官吏養寇自重的現象屢見不鮮,所以說,大清朝的“官老爺”們都已經當成瞭常態瞭。也正因為這樣,洪秀全等人剛剛崛起時,根本沒有引起任何人的重視,隻是因為觸及瞭地方豪強的利益,才被地主王作新等人起團練鎮壓,不過也是小打小鬧,地方政府根本沒有當回事兒,甚至在抓瞭拜上帝會主幹馮雲山之後,又安然無恙的把馮雲山放瞭回去。

世界上最大的鄙視莫過於此,我不說“你不是我的對手”,而是我根本就不說話,你自己去體會我到底有多鄙視你吧。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這群燒窯賣碳、連飯都吃不上的泥腿子,竟然搖身一變成為殺官奪府的農民起義軍。更可怕的是,當朝廷意識到瞭自己判斷失誤的時候,隻有數千雜牌軍的太平軍,竟然能在欽差塞尚阿十倍圍困之下逾城而出。塞尚阿帶領的可是十多萬全副武裝的正規軍,而此時的太平軍連盔甲武器都沒有,很多人都是拿著鐵鍬、鋤頭參加起義。這次以上勝多的對決,真的是貽笑大方,咸豐皇帝和滿朝紅頂子大臣的臉被打的“啪啪”的。

可是,總得找回點面子吧!可是,實在是沒地方找啊!太平軍永安突圍以後,在清軍前有堵截後有追兵的情況下,先克全州再克郴州,攻武昌下安慶,一路打到六朝古都的南京城,簡直是如入無人之境。太平軍根本沒有大後方,也不守衛城池,拿下新的城池就把之前的棄掉,把大清朝的城池當成是隨地可丟的蘿卜白菜。自金田起義以後,直到天平天國定都南京,朝廷收到的戰報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好消息。
可是,總得做點什麼找回點面子吧,這可是官老爺們一貫的作風,在宦海浮沉,又要有點傍身的手藝。這裡就說到我們今天的正題瞭,那就是在稱呼上做文章,他們稱他們的對手太平軍為“長毛”。在清廷的公文中,絕對看不到“太平軍”的字樣,有關太平軍的稱呼一般都會用“長毛”“賊”“逆”等來代替。呵!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漢字文化源遠流長。

之所以稱之為“長毛”,最直白的目的就是否認太平軍的“起義軍”地位,換句話說,就算我們是敵人,我們也不是對等的敵人,面子總要有的嘛!而“長毛”這個稱號的由來,自然是因為太平軍不剃發,想當年,滿清入關的時候,強制推行剃發政策,面對這個難看到爆炸的發型,多少士大夫以死相抗,為此不知道多少人頭滾滾而落。經過瞭近十年的高壓政策,終於讓漢人們習慣瞭這個發型,從此有瞭一個定時理發的“好”習慣。
可是當風雲在次變幻的時候,太平天國的軍民打破瞭滿清的禁錮,重新留起瞭長發、穿起瞭漢唐古裝,卻被這些漢人們諷刺為“長毛”。呵!你們肯定是忘瞭,二百多年前,你們的老祖宗為瞭當“長毛”,灑瞭多少鮮血,拋瞭多少頭顱。而洪秀全在服裝和發飾上的變革,對於信奉儒傢文化的漢人來說,本來是一件好事。

當然瞭,太平軍對污蔑為“長毛”,其實不全是因為洪秀全下令蓄發,而是因為太平軍中有很多人本來就是沒有剃發的。對,你沒有看錯,這些在清朝的之下當瞭二百年順民,卻一直都沒有剃“陰陽頭”的人,就是廣西地區的苗人。苗族是我們國傢人數眾多的一個大族,他們又分為生苗和熟苗,所謂熟苗就是被漢化的苗人,他們說漢語遵從漢人的習俗;而生苗就是純正的苗人,他們跟漢人畫地而居,語言也是統一的苗語,他們千百年來保持著自己的生活習慣。漢人掌權的時候他們如此,滿人掌權的時候,他們依然如此。當然,他們為此付出瞭不小的代價。
苗人是很有骨氣的,也非常的好勇鬥狠,他們在保衛頭發的戰爭中,沒有向滿人低頭。而太平天國起義之初,這群苗族的客傢人占瞭絕大部分,比如楊秀清、蕭朝貴、石達開等人都是苗族的客傢人,不過,他們有可能是熟苗。所以,在起義的時候,太平軍中有很多人是沒剃頭的“長毛”。而且,這群苗人群體一直被漢人士大夫視為蠻夷,漢族士大夫對他們本身就沒有好感,再加上雙方是死對頭,這個“長毛”的稱號是死死的安在太平軍頭上瞭。

我們在很多清人筆記中會發現,很多不在官場中的漢人,對於太平軍也是以“長毛”稱之,就是因為他們對於苗人本來就沒有什麼好感,就跟看待外國人差不多。
最後總結一下,太平軍之所以被污稱為“長毛”,不止是因為起義之後開始蓄發。更重要的是因為他們當中的一大部分人,從滿清入關到金田起義爆發,跟本就沒有剃發的習慣。所以,這群人在滿清和漢人士大夫看來,不啻於蠻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