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是怎麼來的?歷史上隻有3個朝代是漢族當政?
“漢族”是怎麼來的?歷史上隻有3個朝代是漢族當政?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漢族形成歷史及名稱由來

形成歷史
1.從約公元前5000年起,當今漢族的主體華夏族在黃河流域起源並開始逐漸發展,進入瞭新石器時期,並先後經歷瞭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階段。公元前2700年,活動於陜西中部地區的一個姬姓部落,首領是黃帝,其南面還有一個以炎帝為首的薑姓部落,雙方經常發生摩擦.兩大部落終於爆發瞭阪泉之戰,黃帝打敗瞭炎帝,之後兩個部落結為聯盟,並攻占瞭周邊各個部落,華夏族的前身由此產生。
漢族的先民據先秦文獻記載的傳說與夏、商、周立都范圍,漢族的遠古先民大體以西起隴山、東至泰山的黃河中、下遊為活動地區;主要分佈在這一地區的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這兩個類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認為即漢族遠古先民的文化遺存。
遠古傳說,還描述瞭漢族先民曾經歷漫長的原始公社制時代。在黃帝以前,經過“知母不知父”的母系氏族部落(見母系氏族制)的階段。關於黃帝的傳說,則標志著由母系氏族部落轉化為父系氏族部落,並已進入部落聯盟階段。傳說在黃帝之後相繼以禪讓方式為大部落聯盟首領的堯、舜、禹,被認為是黃帝的子孫 。
2.公元前21世紀,中原地區的原始公社制時代走到瞭歷史的盡頭,階級社會已經出現在黃河中、下遊平原的土地上。
從公元前21世紀以後,相繼出現瞭夏(約公元前21世紀~前16世紀)、商(約前16世紀~前11世紀)、西周(約前11世紀~前771年)幾個王朝。
首先在黃河及其支流渭、汾、伊、洛下至河濟之間以及淮河支流汝、潁上遊;繼而發展至淮河、泗水、長江、漢水的廣大地區。西周時,已出現華、夏單稱或華夏連稱的族名,以與蠻、夷、戎、 狄相區別。但是,這時華夷之辨尚不甚嚴。
3.春秋(前770~前476)時,華夷貴賤尊卑的觀念已很強烈,當時區分華夏與蠻夷的標準,族類與文化都被重視,文化尤為首要因素。華夷因禮俗、服飾等因素而往往可以互相易位。秦、楚不僅與齊、燕、韓、趙、魏同稱諸夏,而且是兩個最強大的華夏諸侯。七雄合縱、連橫、兼並、爭戰,但族體相同,形成諸夏統一趨勢。於是華夏成為穩定的族體,分佈區域也已達東北遼河中下遊,西北洮河流域,西南巴蜀黔中,東南湖湘吳越等廣大地區。
4.秦始皇統一中國並建立瞭秦朝,隨後漢朝建立,並統治中國400馀年,該時期中國版圖空前擴大,此時漢族人口分佈仍集中與黃河、淮河流域。
5.從西晉末年起,五胡亂華,漢族人口逐漸向長江、珠江及中國東南部大規模遷徙,而從西晉到隋代的建立這一段期間,漢族進入中亞和雲南。到明,清時,南方漢族人口便超過瞭北方,後滿人禁止漢人出關進入東北,清朝後期為充實邊疆,準許漢族進入中國東北,在張作霖統治東北時期,大量引入山東漢族.自明朝起漢族開始零星向東南亞移民,從19世紀起又有漢族向歐洲,北美等地移民。
6.漢族最開始稱之為“華夏族”。秦末農民大起義之後,劉邦和項羽展開瞭長達四年的爭奪統治權的戰爭,史稱“楚漢戰爭”。在這場戰爭中,項羽自稱“西楚霸王”,劉邦被封為漢王。後來,劉邦打敗瞭項羽,建立瞭漢朝。

名稱由來
7.“漢族”這一稱呼最早起源於匈奴人。秦漢時期,中原王朝對匈奴采取瞭強硬措施。尤其是漢武帝統治期間,漢朝進入瞭盛世,大將衛青、霍去病帶領軍隊與匈奴展開瞭三場大戰,打敗瞭匈奴,保衛瞭漢族人的財產和國傢的安全。在戰火中,匈奴族看到漢朝的強盛,便把中原地區的華夏族稱為“漢人”或“漢族”。
中國人別稱漢人起於魏末,最初是少數民族統治者對被統治的中原地區居民的蔑稱,帶有侮辱性。[北齊書]和[北史]中都有這樣的稱呼:“漢”“漢子”’“漢輩”“漢傢”等,後來泛以罵人,不再專屬於漢人,而是用來代指男人,比如“好漢”“莊稼漢”“醉漢”“賊漢”等。
“漢人”“漢兒”之名出現在北齊,隋唐沿用,但應用不廣,大量使用這類名稱的時代是遼、金、元。
遼由契丹和漢兩大民族組成,實行胡漢分治。漢族以“漢人”自居, 似乎不太在意它所包含的貶義瞭。隨著民族的不斷融合,社會上有瞭“契丹漢人久為一傢”的說法。
中華民國代替大清帝國後漢人才正式改稱“漢族”。

中國歷史朝代順序表:

上面圖片是歷史各個朝代的順序表,下面僅從血統方面來論證各朝代皇帝是否屬於漢族。
秦以前,全是黃帝後代,不用質疑血統(華夏族)。
漢朝自不必說瞭,漢高祖劉邦純漢族人。
在漢武帝之前沒有漢族這一名稱,中原地區那時候統稱華夏族,所以說漢人皇帝漢武帝之前的要排除。(漢高祖劉邦生地戰國時屬於楚國,楚國春秋時還被當作“南蠻人”,到戰國時才被視為華夏族,從這點講,劉邦身上也含有“南蠻”的血統。)
如果從文化血統看,唐高祖李淵和唐太宗李世民都有羌族血統(唐太宗李世民的祖母、生母和皇後是鮮卑人,而李淵的生母就是大名鼎鼎隋朝獨孤皇後的從姐妹。),所以說的嚴格一點,唐朝皇帝也不能說是嚴格意義上的漢人。另外,在中國歷史上的幾個少數民族朝代也要排除《北魏,東西魏,北周,遼,金,夏,大理,五代十國的各小國等等》 所以,純漢人皇帝隻有排除上面剩下的幾個朝代的皇帝。
接下來,宋朝宋太祖趙匡胤是漢族、沙陀族、回族,一直有爭論,本文暫不定性為純漢族人。
元朝、清朝皇帝都不是漢族人。
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純漢族血統。(關於朱元璋回族的說法,被證明是謬傳。)
最後一個中國民國臨時大總統——孫中山,漢族血統。

結論:
綜上所述,自漢代以來,統一的朝代漢族當政的,隻有明朝和民國。
PS:
華夏是地域概念,不是民族概念,華夏民族不單指一個民族,而是指生活在中國范圍內的各個民族。中國其實本身就沒純粹單一的“漢族“。
自夏商周至今,中國境內就一直是多民族的融合和統一。嚴格來說中華大地沒有漢人和少數民族之分,隻有“中華民族“和“華夏民族“,他們都是同一主體,所以中國劃分少數民族,其實是自己樹立民族矛盾民族隔閡,中國自古就隻有一個民族那就是“華夏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