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歷史上的“荊州”是哪裡?湖廣是怎麼分傢的?

歷史上的“荊州”是哪裡?湖廣是怎麼分傢的?

時間:2019-07-10 16:29:28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歷史上的“荊州”是哪裡?湖廣是怎麼分傢的?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湖廣全稱湖廣等處行中書省,是元朝設立的一級行政區,包含今天的部分湖南、湖北、廣西、海南、貴州以及廣東地區,實際上要比如今的湖南、湖北省都大得多。不過到瞭清朝,湖廣被分成瞭今天的湖南和湖北,究竟湖廣為什麼會被分傢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湖廣太大瞭,而且人口太多。下面就為大傢講講湖廣的歷史,看看不同朝代對於湖廣的管理辦法都是如何制定實施的。

湖南和湖北,大傢都知道,是中國中部的兩個省份。

因為在春秋戰國時期,兩地都屬於楚國,所以這裡的文化也被稱之為“楚文化”。

湖南和湖北,從漢朝時期,就是一個地方。那個時候被稱為“荊州”的地盤就是湖南和湖北。

等到瞭元朝的時候,我國第一次使用行省制度。

元朝皇帝根據各個地區的文化差異和傳統,一共建立瞭10個行省,其中就有一個叫做“湖廣行省”。

但是當時的湖廣行省包括的范圍還是很大的,除瞭湖南湖北,還有廣西,廣東部分,以及海南和貴州的一些地方。

在古代中國歷史上兩省卻長期是混為一談的,以“湖廣”之名為人所知,南北的區別在外人看來並不明顯。

但隨著湖南的發展,南北之間的區別也開始產生,繼續沿用“湖廣”這個統一的名字就不太合適瞭,這也最終導致瞭清朝中期,湖南和湖北徹底分開。

兩個大省,也由此走上瞭不同的道路。

今天,就讓我們一同來看看湖廣是如何分傢的。

從版圖規模來看,湖南湖北兩省的分傢似乎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即使分瞭傢,這兩個省的體量也足夠龐大,在中部崛起的風潮中各領風騷。

但若是想從地理上為湖南湖北找到一個合適的天然分割線,其實頗為困難。

湖北的核心精華地帶是由漢江和長江交匯處構成的。

這個今天水源充沛、土壤肥沃的平原在兩千年前還是一片碩大的雲夢澤,當時湖北的各個城市實際上遵循著圍繞這個雲夢澤分佈的“地中海模式”在發展。

雖說互相之間形成瞭一定的競爭,但總體來說雲夢澤和長江中遊的河段還是為湖北提供瞭相當不錯的水上整合基礎。

湖南作為一個省的地理支撐更簡單:湘江和沅江兩條大河流域圍出的V字形就是湖南的核心地帶。

而湘江由於廣西靈渠的存在,起到瞭溝通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作用,地位上要更高一些,也讓湖南人對湘江的認同更高。

反觀沅江,由於通向閉塞的湘西山區乃至雲貴,歷史上一直沒有什麼存在感,也很少被外人認為是湖南的母親河。

可以說,湖南湖北兩省,都是有著很明確的核心河流的地理板塊,按理說可以按照這兩個水系的影響范圍很簡單地劃分自己的領地。

可問題在於,湘江下遊的洞庭湖流域是一片地形平坦而且水網混亂的區域。

湖的南北兩岸都可以向這個過渡地帶施加影響,從而使得雙方的分野變得相當模糊。

可為什麼即使是不好劃分,湖廣卻在清朝就形成瞭兩個省?

在清朝入關以後,出現瞭一個局面,那就是湖北屬於清朝,湖南屬於當時的南明政權。

雙方對抗瞭很長的一段時間,最終清朝統一瞭中國。

清朝統治者從東北來,為瞭鞏固自己的統治,清朝在中國的行政區劃上可謂是下足瞭功夫,清朝皇帝把眼光放在瞭面積比較大的三個省,江南省,陜西省和湖廣省。

首先,江南省不許存在瞭。

這麼大一片地區,全占著富饒的土地,收入又那麼高,富裕程度可以和朝廷分庭抗禮瞭,如果出現叛亂那還得瞭?

不行,必須分割成兩個地方,於是,江南省變成瞭“安徽省”和“江蘇省”。

其次就是陜西省,好傢夥,當時的陜西省包括瞭今天的寧夏以及甘肅和陜西,面積驚人。

並且是扼住瞭河西走廊這個命脈,並且擁有關中平原和河套地區,富饒程度可想而知。清廷於是將其分為“陜西省”和“甘肅省”。

至於湖廣省,一個道理,太大瞭,人太多瞭,並且歷史上這裡是清朝和南明對抗的地方。

所以,清廷據洞庭湖,湖以南為“湖南”,湖以北稱“湖北”。省會分別是長沙和武昌。

於是他們就這樣分開瞭。

當時的每個省設置巡撫,比如“四川巡撫”,並且在巡撫之上的就是總督。

所以,如果你聽說“湖廣總督”那也不奇怪,但是不會有“湖廣巡撫”這麼一個說法。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