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雨就嚇跑瞭統帥?梁武帝為什麼還要任命他為統帥?
一場大雨就嚇跑瞭統帥?梁武帝為什麼還要任命他為統帥?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傢參考。
梁武帝蕭衍是南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位長達47年,在歷代帝王中還能排到前十名。做皇帝的時間長,大多會有可取之處,好比萬歷皇帝、康熙皇帝,梁武帝也是南朝中比較靠譜的皇帝之一。

梁武帝任用賢能、勤於政務、糾正瞭前朝的很多錯誤,是少見的生活極其節儉的帝王。但梁武帝也有著致命的缺陷。東晉的門閥勢力大行其道,皇權被壓制,到瞭宋武帝統治時期,門閥勢力被大幅度削弱,“寒門”逐漸掌握國傢大權。
宋齊兩代對世族的殺戮,使得國傢政權很快消亡。梁武帝認為前朝的滅亡是源自對世族的蔑視,所以他對世傢大族極為優待,甚至可以說任其為所欲為。正因為這個重大問題,南梁才走向滅亡。

蕭宏,梁武帝的六弟,史料記載“臨川靖惠王宏字宣達,文帝第六子也。”梁武帝對這弟弟也是非常寵愛。雖然他這個弟弟十分不厚道,仍給予高官厚祿。“天監元年,封臨川郡王,位揚州刺史,加都督。”
自古名將很多,好比項羽、韓信、陳慶之,但草包將軍更多,比如明代的李景隆,今天我們說的這個為蕭宏,連李景隆都不如。天監四年(公元505年),梁武帝北伐北魏,當時能用的大將很多,偏偏梁武帝派弟弟蕭宏去北伐。

想來梁武帝應該清楚他弟弟有幾斤幾兩,但為他瞭提高蕭宏的地位,他仍舊固執己見,讓蕭宏成為統軍大帥。一個沒有任何軍事才能的懦弱小人,怎麼能打的贏勝仗?這次北伐可謂準備充足,器械甲胄俱全,軍容整齊有序。
此時的梁軍還是有和北魏一戰之力的,史料記載“宏以帝之介弟,所領皆器械精新,軍容甚盛,北人以爲百數十年所未之有。”梁武帝抽調瞭幾十萬軍隊,號稱百萬。戰爭之初,梁軍進展還算順利,到達瞭洛口地區。

有軍報傳來,魏軍很快將有部隊增援,這下子嚇壞瞭蕭宏,於是和部下商量撤退的事宜。這可是幾十萬部隊,拉出來走一圈又回去,那怎麼和皇帝交代,這明顯是不行的。很多大臣反對,奈何統兵權在蕭宏手中,隻要蕭宏不發佈命令,士兵就無法開展進攻。
就這樣大軍在原地駐守,雙方對峙瞭很久,膽小的蕭宏一直沒有發兵。一天,天降暴雨,蕭宏看著滿天大雨,他感覺魏軍可能借此發動進攻。於是蕭宏騎上戰馬,獨自逃跑瞭,這可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大軍長時間固守不動,軍兵士氣渙散,突然卻找不到主帥瞭,那這仗還有什麼可打的,大傢作鳥獸散。就這樣南梁的這次北伐宣告失敗,理由卻是這麼讓人無語。“其夜暴風雨,軍驚,宏與數騎逃亡。諸將求宏不得,散而歸。”
“仁慈”的梁武帝卻沒有對蕭宏有任何懲罰,還給他升瞭官,哪裡有打瞭敗仗還能升官的?而在南梁,隻要是梁武帝的親戚就可以。

梁武帝的失敗就在於此,他對自己嚴加要求不假,但他對於自傢皇族、親屬、臣子等太過驕縱,任其胡作非為。統治階層嚴重腐化,貪腐行為根本無人制止,梁武帝以為隻要臣子沒有謀逆舉動即可,事實上他卻因此亡瞭國。凡事都要有度,要適可而止過猶則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