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戰國七雄時期的兵力有多少 幾十萬人的大戰是真的假的

戰國七雄時期的兵力有多少 幾十萬人的大戰是真的假的

時間:2019-07-11 11:00:5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戰國七雄的兵力如何,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傢一個參考。

歷史上動亂的時期總是能為後世產出很多談資和爭論,戰國時期大名鼎鼎的戰國七雄!史書上記載這些諸侯王們動輒幾十萬人的大會戰,在我們幻想那個時候刀光劍影血肉橫飛的場面之時,也不禁懷疑,畢竟古代人口比不上現代或者近代,這史書上隨手一筆的幾十萬大戰,到底是真有其事呢?還是真的隻是隨手一寫呢?

擺事實講道理,其他朝代我不敢說,單就春秋戰國時期,史官們應該還是比較敬業的。

要說戰國時期的各國實際兵力和可動員兵力,就得先從春秋時期說起。俗話說“春秋爭霸,戰國滅國”,春秋時期各路諸侯隻想著怎麼能夠把別人打服,說白瞭:隻要你承認我是霸主,你就可以繼續回國當地方小領導。這也導致瞭春秋時期各國的軍隊,實際上屬於一種“貴族武士”,類似於西方中世紀的“騎士階級”。

天子萬乘,諸侯千乘。一乘是一千輛戰車,大概也就是一萬名士兵左右。而就算是當時最大的諸侯國晉國,士兵數量也就六乘,六萬人左右,更不用說成百上千的小諸侯國瞭。也就是說,單在春秋時期,各國打架還真有點類似日本戰國時期的“村長械鬥”。

但是到瞭戰國時期,曾經的超級大國晉國居然被三傢給活活分瞭?由此開始諸侯之間的戰爭就開始演變為滅國戰爭瞭。而戰爭越來越頻繁,死的人就會越來越多,這個時候隻靠著貴族武裝來打架,首先人不夠用,其次也死不起。於是就開始衍生出瞭“農民兵”。

比較著名的農民兵:魏國魏武卒,齊國技擊士,趙國騎兵,秦國武士等等。這些士兵本質上都是農民兵,隻不過由於各國首腦出臺的各項激勵政策,比如給田地,免賦稅,免全傢勞役等等,使得這些農民兵成為瞭第一批職業化軍人的雛形。

這裡面秦國就比較吃香瞭,得天獨厚啊!秦國處在農耕文明和狩獵文明的分界線上啊!射箭本來就是養傢糊口的本事,騎馬更是從小就會的基本娛樂項目。本來農民伯伯們每天除瞭耕地就是打獵,生活苦不堪言。突然發現:“什麼?上陣殺敵集齊七顆人頭可以展召喚神龍?”面對這種自身就有先天優勢的屌絲逆襲項目,秦國農民伯伯們都沸騰瞭。

綜上所述,戰國時代的動輒幾十萬人的大戰其實是有人力基礎的。再者說:最著名的秦趙長平之戰,秦國出兵60萬,趙國出兵45萬。最終秦國被耗死瞭30萬人,趙國被坑殺瞭40萬人,為什麼這個時候秦國不一鼓作氣滅瞭趙國?就是因為死瞭30萬有軍事素養的農民伯伯,對於強大的秦國也是傷瞭元氣瞭。而曾經硬鋼秦國的老趙,因為死瞭40萬農民伯伯,被垃圾中的戰鬥圾燕國乘虛而入。

戰國時代的戰爭規模,看起來比某些強大朝代所需要的兵力都多,這又是為什麼呢?

因為大一統的帝國不需要那麼多的士兵瞭,有足夠的人口供給一定量的常備軍,剩下的農民伯伯就專心的種地就可以瞭,這些職業軍人軍事素養武器裝備都在上乘,除非一遭全部被殲滅,否則基本上輪不到農民上戰場。

農民兵自從有瞭大一統的朝代開始,就漸漸退出瞭舞臺,但是每當亂世來臨的時候,這種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的農民軍大作戰,還是會一次次的重演呦。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