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曹雪芹為什麼對男性服飾描寫模糊?乾隆私訪曹雪芹大刪原著!
《紅樓夢》中曹雪芹為什麼對男性服飾描寫模糊?乾隆私訪曹雪芹大刪原著!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傢一個參考。
據說,羅貫中寫《三國演義》和施耐庵寫《水滸傳》時,都是先請畫工把主要人物繪制成一張張的草圖,然後根據圖像,從上倒下的描寫。從人物的發飾,眉毛,胡須,穿戴,一直寫到腳穿什麼靴子。

雖然我們無從考證這個傳言的真實性,但這兩部小說裡,人物身體形象的描寫,確實是出神入化,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其實,曹雪芹在紅樓夢裡對女性人物的實體形象和穿戴的描寫,也是十分的傳神。頭上戴什麼,身上穿什麼,什麼顏色,什麼面料,都有十分仔細的描寫。為節省篇幅,這裡就不具體引述原文瞭。
可是,曹雪芹對小說裡男性人物的服飾描述,卻都十分的模糊,甚至根本不去觸及。比方說,寶玉,賈政,賈璉等人,他們到底穿的是漢服的長袍子呢,還是騎獵民族的馬褂短袍呢?他們的發式又是什麼樣子的呢?是傳統漢人的頭頂束發,還是滿人的剃頭發式呢?這是作者一時的疏忽,還是他有什麼忌諱和難言之隱,不便明言而故意躲避呢?

關於這一點,後世紅學研究者們一致認為,答案是後者:曹雪芹是故意繞開這個話題,不去描寫。而且,有的已經寫好瞭的男性服飾,發式的部分,還被作者刻意刪掉瞭。
清初,攝政王多爾袞曾頒佈“剃發易服令”,強制漢族男子剃去長發,隻能留滿人的“金錢鼠尾”發式,並且在公共場合,改穿滿人的馬褂短袍。
漢族男人的自尊受到極大的侮辱和傷害,全國各地反抗的事件層出不窮。尤其在江南一帶,很多名人志士為此被殘忍的殺害。這就是所謂的“留發不留人,留人不留發”。這些情景,在《揚州十日》,《嘉定屠城紀略》等私人筆記裡,都有明確的記載。

乾隆皇帝後來以編篡《四庫全書》為借口,大肆搜集民間各種書籍。凡是含有不利當朝內容的,則全部銷毀。所幸,有人把《揚州十日》,《嘉定屠城紀略》等書籍,帶到瞭日本,韓國等地,躲過瞭文字獄的厄運。後來又回流到國內,才讓我們今天得以瞭解那段駭人聽聞的歷史原貌。
曹雪芹雖然在紅樓夢第一回裡,借空空道人之口,說書中之事“無朝代年紀可考”,但其實明眼人都知道他寫的是當朝之事。所謂無朝代年紀可考,隻不過是他為瞭自保,躲避“文字獄”的托詞罷瞭。
由於清朝的“剃發易服令”隻針對男子,對女人的服飾沒有規定。所以,作者對女性的服飾可以自由描寫,不受限制。但在涉及到男子的服飾和發式時,他隻好語焉不詳,以免暴露出端倪,惹火燒身。

細心的讀者也許註意到瞭一個現象:在脂評本第六十三回裡,原本還有一大段關於芳官剃發的描寫。作者借寶玉之口,大罵異族“小醜”亂華,對“犬戎名姓”大加嘲諷,十分解氣。但在後來的流傳本裡,又莫名其妙的刪去瞭此段。
脂評本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 死金丹獨艷理親喪"中刪去瞭的原文:
寶玉因又見芳官梳瞭頭,挽起攥來,帶瞭些花翠,忙命他改妝,又命將周圍的短發剃瞭去,露出碧青頭皮來,當中分大頂,又說: “芳官之名不好,竟改瞭男名才別致。”因又改作“雄奴”。

芳官笑道:“我說你是無才的。咱傢現有幾傢土番,你就說我是個小土番兒。況且人人說我打聯垂好看,你想這話可妙?”寶玉聽瞭,喜出意外,忙笑道:“這卻很好。我亦常見官員人等多有跟從外國獻俘之種,圖其不畏風霜,鞍馬便捷。既這等,再起個番名,叫作‘耶律雄奴’。‘雄奴’二音,又與匈奴相通,都是犬戎名姓。
況且這兩種人自堯舜時便為中華之患,晉唐諸朝,深受其害。幸得咱們有福,生在當今之世,大舜之正裔,聖虞之功德仁孝,赫赫格天,同天地日月億兆不朽,所以凡歷朝中跳猖獗之小醜,到瞭如今竟不用一幹一戈,皆天使其拱手俛頭緣遠來降。我們正該作踐他們,為君父生色。”
芳官笑道:“既這樣著,你該去操習弓馬,學些武藝,挺身出去拿幾個反叛來,豈不進忠效力瞭。何必借我們,你鼓唇搖舌的,自己開心作戲,卻說是稱功頌德呢。”寶玉便叫他“耶律雄奴”……大傢也學著叫這名字,又叫錯瞭音韻,或忘瞭字眼,甚至於叫出“野驢子”來,引的合園中人凡聽見無不笑倒。

其中,耶律是遼國契丹人的王室姓氏。遼朝是女真人完顏阿骨打所開創的金國的敵人,後被完顏阿骨打所滅。而女真人就是後來的滿人的先祖。努爾哈赤曾把自己的國傢命名為“後金”。後來,他的兒子皇太極在入關前的1636年才改國號為“大清”。
曹雪芹在這裡原本想“指桑罵槐”,打個擦邊球。但是,契丹也好,女真也罷,相對於“大舜之正裔”的漢族,終究都是“犬戎”。更何況,匈奴人是蒙古人的祖先,而滿蒙世有聯姻之誼,順治的母親就是蒙古人。清朝王室至少有一半蒙古血統。所以,曹雪芹最終還是刪去瞭這一段酣暢淋漓的大罵。
有人甚至推測出刪去這一段文字的具體原因和時間:有史料佐證,乾隆登基後,曾有一次私自串門來到堂弟弘曉傢中,正值弘曉外出不在傢。乾隆隨手翻看弘曉的書架。發現瞭一本手抄本《石頭記》。

於是,便帶回宮裡仔細閱讀。弘曉是曹雪芹的好友,回傢發現乾隆拿走《石頭記》,大驚失色。連夜命傢人分頭抄寫出一本刪去諸多冒犯當朝文字的“潔本”,呈送給乾隆。而上述第六十三回裡的這段文字,正是在這次乾隆事件中被刪掉的。
當然,上述推測的歷史真實性,已無從考證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