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子攸:歷史上第一個刺殺權臣成功的皇帝
孝莊帝元子攸: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刺殺權臣成功的皇帝,不清楚的讀者可以和小編一起看下去。
西漢時期,漢武帝劉備頒佈瞭一個命令:太子若是年幼繼位,就必須殺掉太子的生母,以防她將來以皇太後的身份幹預朝政,擾亂朝綱。這叫“立子殺母”。而漢武帝自己最喜歡的女人鉤弋夫人,就是這樣被殺死的。北魏王朝也學會瞭這一招,並且將其定為一種正式的皇室制度,一直在他們皇室延續使用瞭一百多年。但到第八任皇帝宣武帝元恪立他的兒子元詡為太子時,大概覺得這樣的做法太殘忍暴戾,就留瞭太子他娘胡充華一條命。
然而後來北魏王朝動亂的事實證明,在封建社會時期,有些制度雖然看起來非常野蠻並且沒有人性,但也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元詡的母親胡充華,她的命就留錯瞭。元恪殯天後,時年僅六歲的太子元詡合法繼位,垂簾聽政的胡太後就開始利用自己的權力胡作非為,把朝政搞得烏煙瘴氣,不僅如此,她對人民實行殘酷的暴政,導致各地的起義鬥爭頻發,這樣的混亂局面持續瞭二十多年之久。
元詡的鑒定支持者是鎮守晉陽的大將,契胡部酋長爾朱榮,元詡選定他做自己的後盾,不料卻走漏瞭消息被胡太後知道瞭,狠毒的胡太後幹脆和兩個情夫合謀毒死瞭自己的親生兒子。國不可一日無君,荒唐的胡太後決定立她的孫女——元詡的妃子生的一個女兒為新皇帝。在封建時代,武則天都還沒出現,當時的女孩子怎麼能當皇帝呢?胡太後就對外說謊,說這個妃子生的不是女孩而是男孩。
但她到底還是沒有真的蠢到傢,看事態發展知道瞞不住瞭,就又改口說是開瞭個玩笑,這個皇子其實不是男兒身,而是個皇女,按例法不能立她為新君,於是又另立元詡的族侄——年僅三歲的元釗做瞭新皇帝。一個三歲的孩子能懂什麼?朝政還是一樣被胡太後抓在手裡。天下為此嘩然,議論紛紛,契胡部落酋長爾朱榮得知後生氣瞭。要說爾朱傢族,那可是當時最厲害的傢族,真正的天下第一傢族,比皇族還厲害。
見胡太後如此亂來,爾朱榮決定不幹瞭,他不但揚言要追查元詡的真正死因,還義正言辭的拒絕承認胡太後把持的朝廷政權——就差指著胡太後的鼻子說:你立的皇帝不作數,我立的才作數!爾朱榮選中的新皇帝人選是元詡的堂叔元子攸。選好新帝的同時,爾朱榮率領大批軍隊朝洛陽進攻瞭。胡太後派去抵抗的軍隊因為厭恨胡太後的作為,反水投降瞭爾朱榮,而胡太後的情夫們見情況不好早就腳底抹油,收拾行李溜之大吉瞭,於是洛陽就這麼被爾朱榮順利攻占,胡太後和她立的小皇帝被爾朱榮裝進瞭竹籠裡,丟進黃河喂瞭大王八。
話說這個元子攸,他字彥達,是北魏獻文帝拓跋弘的孫子,彭城王元勰第三個兒子。起初元子攸被封為武城縣開國公,到公元526年時被進封為長樂王,還曾經先後擔任過中書侍郎、城門校尉、給事黃門侍郎、散騎常侍、禦史中尉、侍中、中軍將軍、衛將軍、左光祿大夫、中書監等一系列的官職。爾朱榮選人的眼光還是很不錯的,元子攸其人“姿貌俊美,有勇力”,加上年輕時做過孝明帝元詡的伴讀,談吐間也很有文化。
然而爾朱榮心裡想著的並不是為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傢找一個好皇帝來造福百姓,而是為自己找一個聽話的傀儡好讓自己可以隨意操控國傢大權——我把你扶持上那個位子瞭,你就得聽我的,或者你什麼也別管,隻管錦衣玉食,國傢大事就交給我來處理吧。元子攸可不是傻子,沒有迂腐的知恩圖報思想——他覺得自己是皇帝,憑什麼要做爾朱榮的提線木偶?
元子攸幾乎從繼位的第一天起就在盤算著如何除掉這個挾恩圖報的“恩人”,因為從他繼位的那一天起,爾朱榮就開始獨斷專權,不讓他管任何事,他這個皇帝當得太沒有滋味瞭。這讓元子攸覺得非常的惱怒。而且,這個把他扶上龍椅的“恩人”,實際上連提線木偶都不想讓他做多久,因為做權臣隻是爾朱榮的小目標,他真正的目的是讓自己當皇帝。隻不過當時被“內外政因”所阻,篡位的時機尚且還不夠成熟,爾朱榮這才心不甘情不願的先讓元子攸當幾天的掛名皇帝。
但為瞭“時機成熟”時可以順利篡位,爾朱榮喪心病狂的幹瞭一件天怒人怨的事——他以祭天作為名頭,把朝中官員都騙到河陰的陶渚(今天的河南省孟津縣東,北魏皇帝的行宮所在地),而且命令任何人不準請假。等百官到齊後,爾朱榮便登上高臺,開始義正言辭的“問責”:“如今天下喪亂,皆是因為肅宗暴崩,你們這些無能之輩放任胡太後為非作歹造成的,所以你們都該死!” 說完就讓士兵把官員們圍起來進行屠殺,整個場地頓時血流成河,當場死在爾朱榮屠刀下的高級貴族和高級官員數量幾乎達到兩千多人,而且這些人裡不分好壞不辨忠奸,甚至還包括丞相元雍、新帝元詡的兄弟元劭、元子正等人,朝廷都空瞭。
填補官員大量空缺的,理所當然的就都是爾朱榮手下的人,從此,北魏實權被他一手掌握。大屠殺的消息傳到洛陽時,頓時引起洛陽城內的一片恐慌,城裡僅存的官吏們因為害怕被殺,紛紛帶著全傢老小出逃。消息傳到地方上的時候,北魏宗室們,如郢州刺史元顯、汝南王元悅、臨淮王元彧、北青州刺史元世俊、南荊州刺史元志等人也因為害怕被殺而舉州投降南梁,讓南梁不費吹灰之力得到瞭一大片土地。爾朱榮卻還假惺惺地向元子攸表白自己的忠心:放心吧皇上,就算全天下都背叛您,我也對您忠心耿耿,絕對不會背叛您的。
震驚朝野的“河陰之變”發生後,爾朱榮便派人把元子攸送回瞭洛陽,他自己卻因殺人太多引起瞭極大的民憤而不敢住在洛陽,選擇瞭“遠據晉陽”,對洛陽遙控指揮,死死地抓住大權不舍得放給元子攸。尤其是在他把女兒爾朱英強行嫁給元子攸為皇後,又先後鎮壓葛榮、平定邢杲、消滅元顥、擒拿萬俟醜奴登一系列的事情之後,整個王朝更是再也沒有爾朱榮的任何敵手,沒有人敢,也沒有人有實力與其對抗。因此,他篡位的野心,也愈加明顯地暴露瞭出來。
不甘示弱成為板上肉的元子攸決定要先下手為強。但他很清醒的明白以自己現在的實力想和爾朱榮抗衡無疑是以卵擊石的行為。一,全國的軍隊,凡是稍微能打的,都被爾朱榮掌控瞭,都聽命於他,皇帝的話也不管用。二,元天穆、爾朱世隆等爾朱榮的手下占據著朝廷的要害位置,就連元子攸自己身邊的下人,也基本上是聽命於爾朱榮的走狗。三,關中、山東、河北、山西等險要之地,都掌握在爾朱傢族手裡,元子攸能爭取到的,僅僅隻有洛陽、河南一帶——而且能不能爭取到手還是個未知數呢。
不過元子攸樂觀的覺得,自己也不是一點優勢也沒有。他也有一個優勢,那就是民心,他覺得民心是在他這一邊的。 然而他還是太天真瞭,沒有實力,民心這玩意兒,根本就靠不住。不過元子攸運氣不錯,爾朱榮可能也是“人賤自有天收”,後來果然被忍無可忍的元子攸宰瞭。
在基本搞定北方後,爾朱榮和元子攸之間的矛盾也漸漸尖銳起來,爾朱榮的篡位之心天下人皆知。元子攸的皇後爾朱英,也就是爾朱榮強行嫁給元子攸的那個女兒,也常常仗著自己父親爾朱榮權傾朝野的權勢騎在元子攸脖子上屙屎撒尿,動不動就對元子攸大發脾氣,元子攸若是敢露出一點反抗的意思,爾朱英就懟他:“老娘在你面前放肆你又能如何?沒有我爹哪有你的今天地位?我爹把皇位讓給你坐就已經很不錯瞭,你還想鬧哪樣?有本事你也騎在老娘頭上拉屎啊!”於是當爾朱榮申請入朝、準備進一步控制國傢的中央政權的時候,元子攸終於覺得自己再也不能等瞭——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我還怕你不敢來呢,說不準你入朝的那一天,就是你的死期呢!
雖然對此一點把握也沒有,但元子攸仍然開始與一些皇族、近臣進行密謀。不幸的是他們的保密工作沒做好,消息被傳到瞭爾朱榮耳朵裡,親信們都勸爾朱榮先下手為強。 爾朱榮的妻子也勸他不要去洛陽,爾朱榮聽不進,還呵斥她:“真是頭發長見識短,你也不看看如今的局面,借這小皇帝兩個膽,他也不敢動我一根毫毛!”爾朱榮的自信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無論是朝中地位重要的大臣,還是各地位高權重的地方官,基本上都是他的人,軍隊也在他手中。元子攸再笨,也不得不考慮一下殺掉他的後果,爾朱榮就是個巨大的馬蜂窩啊,元子攸敢捅嗎?爾朱榮心想,如果元子攸聰明的話,最好是乖乖讓位,學習魏元帝曹奐的好榜樣,說不定還能落個善終。
自信的爾朱榮沒有想到,再也不想做提線木偶、一心隻想幹掉他的元子攸,根本沒有考慮過這些問題!在元子攸的心裡隻有一個念頭:殺瞭爾朱榮再說!爾朱榮就像一個牌局裡的老手遇到瞭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生手,根本摸不清元子攸的套路。爾朱榮不但不相信元子攸敢殺他,甚至在入朝後自信的當面問元子攸:“外面都傳說皇上您要殺瞭我,這是真的嗎?”元子攸不冷不熱的反問:“外面的人也都在說您要殺瞭我,這難道也是真的?”
這反問真是絕瞭,爾朱榮一聽,就無言以對,也就更加肯定元子攸不敢殺他瞭。從那以後每次爾朱榮入朝都隻帶幾個隨從,還故意不讓隨從們帶兵器,仿佛在耀武揚威讓天下人看看,到底誰更厲害。這一邊,元子攸的準備工作卻已經悄悄接近瞭尾聲。在公元530年11月1日,元子攸使人在明光殿埋伏好後,便派人去給爾朱榮報信:皇後娘娘剛剛生下瞭太子,文武百官都已經入宮道賀瞭。爾朱榮不知其中有詐,立即起身進瞭宮。
他當然見到瞭皇帝,但還沒來得及開口道一聲喜,就猝不及防看到皇帝兩個手下提著刀朝他沖過來,他連忙拔腿直奔元子攸想要劫持,誰知元子攸早有準備的在腿上藏瞭刀,抽出刀就朝他狠狠地刺來。爾朱榮就這麼死瞭,他死後,隨同他一起來的親信元天穆也死在瞭亂刀之下,還有爾朱榮年僅十四歲的兒子以及三十多個隨從,也全都被埋伏的士兵們幹掉瞭。
元子攸成瞭史上唯一一個刺殺權臣,還成功瞭的皇帝。不過爾朱榮沒說錯,元子攸想要殺他,就得考慮後果。可元子攸卻偏偏沒考慮,因此在殺掉爾朱榮後,那被意料到的後果就和逾期的一樣來瞭。首先來的是爾朱榮的從弟爾朱世隆,他率兵攻破瞭洛陽的北中城;接著來的是爾朱榮的堂弟爾朱度律,他率領軍隊白衣素縞直接殺向洛陽城。 其中,爾朱度律隻有一千多人,但都是戰鬥力爆表的契胡士兵,無兵可戰的元子攸企圖勸他們投降,然而發現沒用之後咬牙決心死戰。 他打開瞭國庫,把國庫裡的金銀財寶全部搬出來,用這些招募敢死之士。洛陽城中的百姓早就對契胡人恨得牙根癢瞭,再加上害怕城破後被契胡兵屠城的求生欲,就紛紛踴躍入伍參戰,一天之內竟募集到瞭萬人左右。隊伍的人數雖然多,卻都是一群來不及接受任何正式軍事訓練的真正的烏合之眾。雖然危難時刻有通直散騎常侍李苗挺身而出帶領敢死隊在沉沉夜色的掩護下對敵人成功發動瞭偷襲,幹掉瞭不少契胡兵,但因為援軍遲遲不至,導致最後全軍覆滅,含恨的李苗也投黃河而死。
唯一讓元子攸欣慰的是,經此偷襲,爾朱世隆的隊伍也實力大損,膽小的他馬上急忙北撤。 但這點損失對整個爾朱傢族來說根本不算得什麼。長期盤踞山西的爾朱兆手裡兵多將廣;掌控著徐州一帶的爾朱仲遠和占據關中的爾朱天光,任何一個人與元子攸單挑,元子攸都不是他們任何一個的對手。何況他們,完全可以和元子攸玩狼群戰術。聽聞爾朱榮遇刺身亡的消息後,爾朱兆立即率兵占領瞭晉陽,然後又馬上趕到瞭山西,和撤到那裡的爾朱世隆合兵為一處,並立太原太守魏朝宗室元曄為帝,誓與元子攸分庭抗禮。 而後,爾朱兆被新帝封為大將軍,並晉爵為王,爾朱世隆則被封為樂平王,連遠在徐州的爾朱仲遠也被封為瞭車騎大將軍和尚書左仆射。受封之後他們便和爾朱仲遠一起分別從幾個方向率兵殺向瞭洛陽。
因為爾朱兆的一路猛攻,負責北邊防務的源子恭看情形不對立刻望風而逃瞭。當爾朱兆帶兵趕到黃河河橋一帶時正是枯水期,原本巨浪滔天的黃河此時溫柔得像一條山間的小溪流,河水連馬肚子都能沒淹過,就這樣,爾朱兆的大軍輕而易舉地渡過瞭黃河這道天險。當爾朱兆的軍隊出現在洛陽城下時,掌握皇宮護衛的禁軍將領元鷙早已命令手過下不得抵抗,繳械投降。此時此刻的元子攸成瞭一個真正的孤傢寡人,身邊一個能用的人都沒有。他想逃命卻連一匹馬都找不到,隻能靠兩條腿拼命往外跑,當跑到元龍門外時,他碰到城陽王元徽,元徽正帶著大隊人馬經過這裡,還攜帶大量的錢財。
元子攸如遇救命稻草,急忙向元徽求救,不料元徽隻是冷漠地看瞭元子攸一眼,便帶著隊伍和錢財揚長而去瞭。元子攸不可置信地看著元徽漸行漸遠的背影,隨後平靜地轉過身來,看到爾朱兆那張越來越近的臉……公元531年,被爾朱傢族關押瞭一段時間後,元子攸被心狠手辣的爾朱兆勒死在瞭晉陽的三級佛寺裡,年僅二十四歲。“吾寧為高貴鄉公死,不為常道鄉公生”,元子攸這位不惜用生命賭尊嚴的傀儡皇帝,實現瞭他曾經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