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成吉思汗為什麼要先對西夏下手呢 三個原因不得不下手

成吉思汗為什麼要先對西夏下手呢 三個原因不得不下手

時間:2019-07-12 10:26:16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還不知道:蒙古為什麼要先對西夏下手呢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攻滅屬國西夏。蒙古大軍給瞭世人三個滅亡西夏的理由:西夏與蒙古世仇金國勾結,合謀對付蒙古;不按照屬國協定交送質子;西夏拒絕派兵參加蒙古西征。事實上,出於一個卓越軍事傢的敏感角度與大局把握來說,蒙古滅亡西夏主要是為瞭用西夏土地作為跳板去攻滅金朝!

金朝,當年的汪洋大海已經漸漸地被蒙古沙塵填滿!自從蒙古伐金以來,金朝屢戰屢敗後放棄瞭大都(北京)遷都到瞭汴梁。但是盡管如此,金朝實力仍然不可小覷!當時,金朝殘餘土地囊括潼關以西關中之地和黃河以南,淮河以北的廣大土地。而且為瞭阻擋擅長馬上奔馳的蒙古人,金國人加派重兵防守黃河各處渡口和潼關要地。成吉思汗深知,建立金朝的女真人素來有“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之說,而金朝即使在國勢日下之際仍然屢次挫敗蒙古人的攻擊。同時,慣於馬上馳騁的蒙古人面對波濤泛濫的黃河很有力不從心之感!為瞭防止金朝死灰復燃,成吉思汗從西征歸來就籌劃著對金朝的滅國,但是對於西夏這個屢次不服從調遣的國傢,如果不消滅它,僅僅是借路通過攻打金朝的話,對蒙古軍隊的生命保障來說簡直是太阿倒持!

因此,在攻破西夏當年,病危的成吉思汗在臨終前交代瞭滅金戰略,“金精兵在潼關,南據連山,北限大河,難以遽破。若假道於宋,宋、金世仇,必能許我,則下兵唐、鄧,直搗大梁。金急,必征兵潼關。然以數萬之眾,千裡赴援,人馬疲憊,雖至弗能戰,破之必矣。”這是成吉思汗考慮多年的滅金大迂回戰略,意思是“如果想要滅亡金國,必須繞開金國重兵防守的潼關。繞開潼關的話,聯合宋朝是最好的選擇。宋朝和金國是世代仇敵,一定會答應借路。宋朝借路後,蒙古大軍作大迂回行進一直繞到金國首都汴梁背後。金國都城在內部空虛萬分危急之下,必定會調集潼關主力回援。潼關大軍千裡回援,人馬疲憊,即使勉強趕到也是難以作戰,那麼蒙古人必定可以一戰攻破金國!”所以,為瞭執行成吉思汗的大迂回戰略,西夏是必須滅亡的!換句話說,西夏的地理位置讓它不得不提前金國一步滅亡!

西夏當時占有的地方有兩個區域極其重要。上古時代,偏愛打傢劫舍的遊牧民族們特別鐘愛從這兩個地方南下騷擾富裕的關中,它們分別是河西走廊和河套之地。蒙古人滅瞭西夏可以從河套走廊可以進入關中平原,同時可以完成成吉思汗遺囑中的第一步也是關鍵一步,向宋朝借路通過宋金分界處的大散關,進入漢中,過安康盆地,出南陽盆地,繞到汴梁後背!河套草原必須拿下,單純的理由隻有一個:保障蒙古大本營在空國出征後的安全!

當然,對於當時空前的蒙古大帝國來說,自從成吉思汗委托大將木華黎經略太行山以南,木華黎放棄瞭蒙古人原始粗放的軍事管理模式,而逐步開始攻一城,占一城,保一城,學習宋金制度建立行省來看,完全是為瞭建立中原式封建王朝奠定統治基礎!可以想象,吞並金國以後,環顧宇內無敵的蒙古人對僅剩的南宋也是一定要拿下的!所以,蒙古攻滅西夏,金國,小處來看是報仇,大處來看是為瞭統一中原!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