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朱元璋用瞭兩百年的黃金 換他12代鎮守邊疆

朱元璋用瞭兩百年的黃金 換他12代鎮守邊疆

時間:2019-07-12 10:27:41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給大傢準備瞭:朱元璋的養子沐英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1389年冬天,明太祖朱元璋在奉天殿請一名風塵仆仆的客人吃飯。這名客人叫沐英,是朱元璋的養子,來自遙遠的西南邊陲雲南。

朱元璋上一次見到沐英,還是在8年前。那次,朱元璋派傅友德、藍玉、沐英三人領兵征伐雲南。雲南平定後,朱元璋命令傅友德、藍玉班師回朝,留下沐英鎮守雲南。沐英知道朱元璋的用意,他在雲南一邊繼續平叛,一邊讓民眾休養生息。在沐英的治理下,雲南社會恢復瞭生機,人民逐步安定下來,有瞭安居樂業的氣象。沐英隨即應召回到京城,向朱元璋匯報雲南的情況。

聽到沐英的匯報,朱元璋龍顏大悅。他表揚沐英:“自汝在鎮,吾無西南之憂!”沐英千裡迢迢回到京城一趟不容易,光是口頭表揚還不行。於是,朱元璋慷慨大方地賞賜瞭沐英黃金二百兩、白金五千兩、鈔五百錠、彩帛百匹。

有明一代,官員的俸祿是比較低的。朱元璋時期,朝廷正一品大員,俸祿僅900石!一次性賞賜沐英這麼多財物,可見朱元璋對他的重視和厚愛。當然,後來的事實證明,沐英當得起朱元璋對他的重視和厚愛。

朱元璋的接見結束瞭。沐英離開京城,又回到雲南,繼續為大明王朝鎮守西南門戶。雖然3年後,沐英就因為皇太子朱標去世,過度傷心,英年早逝,但他的子孫後代一直鎮守雲南。甚至明朝末代皇帝崇禎帝自縊身亡後,沐傢還在西南地區堅持瞭10多年的抗清事業。直到1661年,沐傢最後一代主人沐天波進入緬甸時被緬甸軍隊殺害,以身殉國,才為沐傢的鎮守雲南事業劃上一個悲壯的句號。

總體來說,自沐英以下沐傢12代,為大明王朝鎮守雲南達270年之久,堪為奇跡。

平均下來,一年還不到一兩黃金,你看,朱元璋這二百兩黃金,是不是給得挺劃算?

眾所周知,自明朝初期以來,就不斷發生朱元璋清洗開國功臣、朱棣發起“靖難之役”等大事件。沐英傢族屬於開國功臣,又與朱元璋有著特殊的關系,如何能夠躲過這些劫難,歷經270年屹立不倒?分析一下,大體上有下面三點原因。

一、雲南與京城相距太遠,遠離權力中心。這就使得沐英傢族得以在政治鬥爭中置身事外,明哲保身,安全過關。從朝廷來看,沐傢從不與大臣勾結,也不拉幫結派,他們守的是大明王朝的江山,犯不著修理他們。順便說一句,沐英本人雖然是皇太子朱標一派,但他運氣不錯,在朱標死後不久,就病逝瞭。朱元璋自然用不著處理沐英。

二、雲南是大明王朝的西南門戶,其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過分。安排其他大臣前去鎮守,朝廷不免擔心他們長期手握大權、養虎為患;要是安排藩王前去鎮守,又無人願去。畢竟,在600多年前,雲南還處於半開發狀態,夷漢雜糅,民風彪悍,自然環境極為惡劣,藩王誰都不願去雲南受苦。沐英及其後代不是血統意義上的明朝皇族,卻能坐收藩王鎮邊的好處,因此,朱元璋、朱棣以後的明朝歷代帝王自然樂見其成。

三、沐英及其後代自身也謹小慎微,盡量不去觸碰朝廷的底線。沐英本人不茍言笑,但他禮賢下士、待人謙和。對待下屬和士兵,他都極為愛惜,從不濫殺無辜。不僅如此,沐英還留下一條祖訓:“凡我子孫,務要盡忠報國,事上必勤慎小心,處同僚謙和為本,特諭,慎之戒之。” 沐英的後代良莠不齊,時有腐化之輩出現,但他們基本上遵循瞭這條祖訓,盡職盡責地為大明王朝鎮守邊疆。在他們鎮守期間,雲南也沒有發生重大變故。所以,朝廷很放心、皇帝很滿意。

【參考資料:《明史》《明史紀事本末》等】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