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洋從明君到昏君,他到底經歷瞭什麼事情?
跟著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高洋:從半生明君到半生暴君,他其實得瞭一種病
前半生是天使,後半生是魔鬼,用來形容北齊文宣帝最適合不過,他是古往今來所有帝王中最糾結,最復雜的一個,關於他,最駭人聽聞的,就是他的寵妃薛嬪,居然被他殺死,取其骨當做琵琶彈奏,更令人費解的是,這位恐怖如鬼的帝王,居然流下眼淚,唱道:“佳人難再得”。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這位帝王性情大變?
高洋出生時,相貌極其醜陋,母親婁昭君十分厭惡,當別的孩子都依偎在母親懷中撒嬌賣萌,他得到的隻是母親的冷漠疏遠。缺乏母愛已經不幸,更不幸的是,高洋出生在大傢族,兄弟之間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他沒有依靠,也沒有實力,稍不留神就會從這個世界上徹底消失。
為瞭保命,少年高洋選擇瞭最簡單卻又最有效的一招——裝傻。明明一目十行,過目不忘,卻在人前反應遲鈍,宛如智障;明明口齒伶俐,談吐不凡,卻與人交際時吞吞吐吐,到後來,幹脆沉默寡言。自此以後,這個外表醜陋,舉止木訥的少年,經常被兄弟們嘲笑愚弄,對此,他仿佛從不在意,沒有人知道,他有多麼慶幸和感謝這些鄙夷輕視,因為他的自尊雖然不再,可是他離危機越來越遠。
高洋的韜光養晦和大智若愚,最終讓他得到瞭命運的垂青,其父高歡死後,其兄高澄被重用,成為瞭東魏丞相,不久後,高澄被廚師刺殺,高洋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勢平定風波,自此,他被封為丞相,齊王。
年輕的高洋開始嶄露頭角,相比高澄的鋒芒外露,死於非命,高洋比他的哥哥更加完善周密,武定八年,靜孝帝禪位高洋,當然,實際上是高洋逼宮,稱帝北齊。
在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和權力後,萬人之上的高洋采取瞭一系列舉措,史書上記載,高洋登基初期,肅清吏制,重用漢人;修改法律,開始瞭《北齊律》的修建,《北齊律》極大程度的影響瞭其後一千多年的東亞刑法,同時,完成《魏書》,留下二十五史之一的千古名著;重組軍隊,組織“宿衛軍”,招攬漢人,使得北齊成為瞭當時國傢中軍事實力最強大的國傢……除此之外,北齊高洋時期最大的特色,就是北修長城,據不完全統計,在高洋時期共修築長城1500餘公裡。
如果不看後來的歷史,不難想象,高洋這位忍辱負重踏上帝王寶座,又勵精圖治的皇帝,在之後的日子裡,會帶領北齊走上新的輝煌,他會以賢明在史冊上留名。
可是,事情來瞭三百六十度大轉彎,在高洋的統治後期,他性情大變——縱欲酗酒,殘暴虐殺,荒淫無度,北齊國勢轉衰。
曾經的明君,一下子變成瞭惡魔。為瞭泄欲,他奸污大臣妻女,不僅如此,強暴以後,還會親自肢解屍體;飲酒作樂,不問國事,甚至赤身裸體在大街上遊行;殺人如麻,為瞭體驗殺人的快感,殺人方式層出不窮……
變化來的太快,在當時,幾乎沒有人知道這是為什麼,可是在今天,細細分析,不難得出答案,那就是,高洋是個精神分裂癥患者。
這一結論不是憑空猜測,而是有跡可循。
曾經有一次,婁太後對他醉酒的行為大發雷霆,尚未清醒的高洋指著婁氏:“看來要把你這個老太太嫁給胡人瞭。”太後拂袖而去,高洋看到母親悶悶不樂,為瞭逗樂她,居然爬到床底下,結果床板抖動,太後從床上摔下去受傷,酒醒以後,高洋羞愧難當,甚至生火準備燒死自己謝罪。
高洋在這一事上的行為,足以佐證,他是一個精神分裂癥患者。
一般而言,精神分裂癥和童年陰影分不開,在高洋鬱鬱寡歡的童年裡,最讓他受傷的,是母親的無視,這對他的精神產生瞭極大的刺激。一方面,他是怨恨母親的,另外一方面,他也是渴望母愛的,所以,他憤懣的要送太後給胡人,可是,當太後發怒的時候,他又開始害怕,內心最脆弱的一面被觸動——他不想失去母親。他像一個孩子一樣,去哄自己的母親,想要逗她笑,在她受傷以後,他恨不得自己以身代之。
就如同,他其實也是愛著薛姬的,哪怕她是一個風塵女子,可是他太缺愛瞭,他受不瞭別人曾經染指他,可是他又精神失常,所以才會殺瞭她,在他的心裡,那一刻,她終於完全屬於自己瞭吧。精神病發病的時候,總是有許多常人不能理解的地方,但是即使行為失常,他們內心的真實感受一定會表露出來,就像高洋殺瞭薛姬以後,會痛哭,他的眼淚是真的,他的難過也是真的,在精神恍惚中,他才會悲嘆:“佳人難再得”。
他的外表和內心,在早期為瞭掩人耳目,是不統一的,但是在長期的壓抑之下,高洋的內心開始瞭一定程度的扭曲,這種扭曲被他掩飾的很好,直到爆發。
精神分裂癥是很難自控的,加上當時的醫術,幾乎沒有人能想出對策,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高洋是皇帝,不可能有太醫明確告之,即使告之瞭,也不可能解決。
站在歷史的旁觀者角度而言,高洋他是可憐的。在無法治療的情況下,他忍受著病痛的折磨,做瞭許多傷天害理的事情,可這一切,極大程度取決於,他曾經受到的傷害,他的壓抑,歷史最終給他的標簽是殘暴不仁,後人對他的評價也大多是暴君,可是,在時光的最深處,這位半生明君,半生暴君的皇帝,他或許隻是個缺乏愛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