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朱元璋手段狠辣,辛苦經營!為何沒能開創“貞觀之治”一樣的盛世?

朱元璋手段狠辣,辛苦經營!為何沒能開創“貞觀之治”一樣的盛世?

時間:2019-07-12 16:44:09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朱元璋手段狠辣,辛苦經營!為何沒能開創“貞觀之治”一樣的盛世?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傢參考。

洪武元年初,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出身貧寒、放過牛、出過傢的朱元璋,在元末農民起義中一路過關斬將,力挽狂瀾,終於平定四海,實現瞭宇內一統。因為,他出身貧寒,因而,瞭解百姓的疾苦,登上皇位後,他就對整個國傢進行瞭大力整頓,懲治貪官污吏。

他說:“吏治之弊,莫過於貪墨。”凡是貪污的人,隻要被發現,一律按律處置,絕不懈怠。朝中如果有大臣貪污,一傢人全部發配充軍;貪污銀兩達到60兩以上的,一律斬首示眾。甚至,就算是有著權勢滔天的駙馬歐陽倫,也是因為私自販賣茶葉而被斬首示眾瞭。

公元1385年,戶部侍郎郭桓因貪污糧稅被人發現,當時處死的官員就達到瞭萬人之多。在朱元璋嚴厲的整頓之下,之後的三十多年,朝中一片清明,貪污之風得以遏制。“一時守令畏法,吏治煥然丕變。”史料中也對此記載頗多,凡是貪污之人談貪色變,卻也無可厚非。

當然,這其中還有世人津津樂道的“剝皮揎草”。此刑罰在《大明律》中並無規定,但朱元璋創設這一刑罰,並以《大誥》的形式加以推廣。此刑罰適用范圍是貪腐官員,將剝下的人皮制成鼓或者填入稻草制成人皮稻草人立於衙門門口或者當地土地廟的門口,用以警告繼任官員。

可惜的是,朱元璋辛辛苦苦經營瞭那麼長時間,卻依然沒有出現過堪比西漢初年的“文景之治”以及唐代初年“貞觀之治”的景象。

那麼,這樣是什麼原因呢?

說起來,還是因為他過於殘忍,疑心太重,殺人太多的原因。李世民出身於世傢門第,所以,沒有那麼多的心思;朱元璋因為當過乞丐、出過傢,所以,心胸較為狹窄,肚量小。越王勾踐隻能與將領們共患難,卻不能同享富貴,朱元璋也是這類人。

天下穩定後,戰士們解甲歸田,那些曾經跟隨朱元璋打江山的文臣武將,自然是權勢滔天。朱元璋擔心這些人有一天會起兵謀反,於是,開始制定瞭一系列計劃,來殺害這些功臣,大有不徹底鏟除誓不罷休的架勢。

因宰相胡惟庸“謀反”一案,前前後後有將近三萬多無辜之人受到牽連;藍玉“謀反”案中,又有一萬多人無辜被殺!說實話,胡惟庸已經身為宰相位極人臣,他又怎麼可能還想著謀反;藍玉不過是一節莽夫,仗勢欺人還行,但是,如果讓他去搶奪大明江山,顯然沒有說服力。

再說他們不在天下大亂的時候起兵謀反,卻是在天下穩定後謀權篡位,天下哪有這樣笨的人。朱元璋殺人,毫無人性,甚至,連他的親侄子朱文正、外甥李文忠也不能幸免。一時之間,人人自危,“朝臣們每次上朝的時候,就會與妻子訣別,如果能夠平安歸來,就會十分慶幸,終於又活瞭一天。”連自身的性命尚且時時受到威脅,誰還願意真心實意的為天子效命!

即使,是那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文人墨客,朱元璋對其也是嚴加防范。為瞭時刻監視這些人,他命人設立瞭特務機構錦衣衛,那些莘莘士子的一舉一動,都在他們的監視之下。博士錢宰奉命前往南京編纂《孟子節文》,在繁忙之餘,隨口做瞭一首詩:

四鼓咚咚起著衣,午門朝見尚嫌遲。何時得遂田園樂,睡到人間飯熟時。

不料,被錦衣衛特務聽到,並記錄瞭下來,之後呈給瞭朱元璋。第二天上朝的時候,朱元璋指著這首詩中的“嫌”字說:“你的詩詞寫的不錯,隻是朕並沒有嫌棄你的意思,將這個字改為“憂”字如何?”錢宰聽罷嚇得手足無措,連忙跪下謝罪。

國子祭酒宋訥,一天因為一些小事情十分不痛快,而這一幕被門外的特務錦衣衛看到並畫瞭下來。第二天朱元璋問他:“你為什麼不高興?”宋訥實話實說,並問朱元璋:“陛下是怎麼知道的?”朱元璋聽後隻是笑瞭笑,拿出瞭特務呈上來的畫像,宋訥不由得大驚失色。

弘文館學士羅復仁老實本分,卻是個心直口快的人,但是,因他之前是陳友諒的人,朱元璋並不信任他,於是,親自到他傢去查看。看到他傢徒四壁,這才放下心來,且誇他緊守本分,一塵不染,之後,還專門賞賜給他瞭一套大房子。

然而,像這種恩典,也是針對極為少數的人而言的。

朱元璋因為疑心不停的殺戮,那些曾經跟隨他打江山的功臣,最終,逐漸被其屠殺殆盡,等到靖難起兵謀反的時候,卻是連一個能夠帶兵的將領都找不出來。建文帝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麼辦瞭,隻能眼睜睜看著叔父朱棣一路勢如破竹,破關斬將,奪走瞭他的江山。

如果,朱元璋當初對待那些朝臣能夠坦誠相見,君臣一體、上下同心,那麼,在他統治期間,實現“洪武之治”的盛況,也是非常有可能的。寫到這裡,我不由得想到瞭元代戲曲作傢鄭廷玉所做的詞《楚昭公疏者下船》:

從來道要得千軍易,偏求一將難;閑時故把忠臣慢,差時不聽忠臣諫,危時卻要忠臣幹。

可以說,朱元璋時期,之所以沒有實現“洪武之治”的盛況,歸根究底還是因為朱元璋性格的劣根性。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