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帝的顧命八大臣 為何鬥不過隻有26歲的慈禧呢
顧命八大臣為何鬥不過慈禧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傢一個參考。
公元1861年七月十七日咸豐帝病逝,唯一的兒子,年僅6歲的載淳即位,既同治帝。同時令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大學士肅順,額駙景壽,五大個軍機大臣中的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8人為“贊襄政務大臣”,既“顧命八大臣”。新帝年幼,最高權力自然都落到瞭“顧命八大臣”手中,然而眾所周知,晚清時期,清朝的最高晚實際統治者卻是慈禧, 當時咸豐帝的顧命八大臣,為何卻鬥不過一個26歲的女人,慈禧呢?

咸豐帝死後,顧命八大臣定年號為“祺祥”,把持瞭朝政大權,對慈禧太後、慈安太後鈕祜祿氏和皇帝愛新覺羅·載淳帝後孤兒寡母,並不放在眼裡。針對有朝臣提出的兩宮皇太後垂簾聽政的建議,顧命八大臣強烈反對,不給任何機會。而對於留在京師的咸豐帝六弟和碩恭親王愛新覺羅·奕訢等親貴大臣,顧命八大臣也沒有給予任何安撫和權力分配,對自身的情況很樂觀。慈禧太後對顧命八大臣專權的做法非常不滿,她首先拉攏慈安太後一起,利用她們和皇帝愛新覺羅·載淳掌握的“禦賞”、“同道堂”兩枚印章,對顧命八大臣的權力進行一定制衡。另外,慈禧太後還與倍感失落的愛新覺羅·奕訢、醇郡王愛新覺羅·奕譞等親貴大臣取得聯系,最終達成一致共識,聯手對付顧命八大臣。

做好充分地準備制衡,慈禧太後、慈安太後和皇帝愛新覺羅·載淳讓顧命八大臣中最核心的成員愛新覺羅·肅順,負責運送咸豐帝梓宮從大路回京師,他們則帶著愛新覺羅·載垣、愛新覺羅·端華等其他7個顧命八大臣成員,從小路提前回到京師。慈禧太後、慈安太後和皇帝愛新覺羅·載淳回宮後,立即召見愛新覺羅·奕訢等人,發動辛酉政變,愛新覺羅·載垣、愛新覺羅·端華等其他7個顧命八大臣成員隨即被逮捕,愛新覺羅·肅順也被愛新覺羅·奕譞等人在回京途中逮捕。

最終,愛新覺羅·載垣、愛新覺羅·端華被迫自裁,愛新覺羅·肅順被斬立決,富察·景壽、托和絡·穆蔭、匡源、杜翰、焦佑瀛等人被革職,顧命八大臣徹底失敗。慈禧太後與慈安太後垂簾聽政,和碩恭親王愛新覺羅·奕訢被封為議政王,改年號為“同治”。從此,拉開瞭垂簾聽政長達47年的帷幕,成就瞭一代臭名昭著的晚清掌權人——慈禧太後。八大臣自己都沒有想到他們會敗在一個26歲的寡婦手裡,一個半文盲在後宮的女人手裡,而咸豐皇帝地下有知,他的貴妃會有如此魄力。真是小瞧人瞭啊。他們的失敗就是小看瞭慈禧,小看瞭以恭親奕䜣王為首的帝胤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