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長平之戰趙國慘敗 為何還能北禦匈奴死磕秦國三十年呢

長平之戰趙國慘敗 為何還能北禦匈奴死磕秦國三十年呢

時間:2019-07-13 13:14:24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長平之戰趙國為何還能抵禦匈奴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傢一個參考。

在長平四十萬趙國兒郎變為枯骨之後,留給趙國的隻剩下時間和亡國瞭。但趙國的滅亡雖然淒慘,但卻十分悲壯。趙國在最後的三十年中,可以一面北禦匈奴,一面死磕秦國達三十載。這顯然和我們認識的,等待滅亡的趙國不一樣,在這三十年中有哪些值得探討的細節和故事。

趙國在長平慘敗後,雖然徹底的衰敗瞭,但原先留下的一批賢臣能將都還在,依然可以創造一些奇跡出來。在半年後的邯鄲城下,趙國就借昭襄王之手誅殺瞭人屠白起,為趙國四十萬孤魂報瞭仇。後來又將在一年前在長平取得巨大榮譽的三十萬秦軍客死趙國變成瞭孤魂。

秦國雖然強大,人力儲備和物質儲備豐富,但當時全天下就一千多萬人,秦國也就大幾百萬人。而之前在長平雖然勝瞭,但卻是慘勝。現在又損失瞭三十萬虎狼,秦國在之後的十年中,難有建樹。

後來,秦國的統治者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一代奸雄昭襄王去世,而後昭襄王的兒子和孫子在三年之中接連過世,留下一個十三歲的少年掌握瞭這個虎狼之國。而且這時的的統治階層面臨著大洗牌,最後一代商人呂不韋獲取瞭秦王和王太後的信任,掌握瞭帝國的行政。

讓一個臣子臨時代替君王行使部分權利可以。但絕不會讓一個臣子獲得曠世奇功,就算呂不韋貴不可言,但想指揮一個國傢的軍隊,這顯然是不可能的。秦國的王都在法律之下,何況一個外來的權臣。這種大事,還要等他們的大王長大,由他來完成萬事大業。所以,從邯鄲之戰後,到始皇掌權,秦國就沒有對趙國采取大規模的行動。

匈奴不是特別強大嗎?趙國是憑借什麼抵禦匈奴百年的,長平慘敗後還能抵禦匈奴三十載。其實,這不是因為趙國特別強大,而是因為這時的匈奴還不是五十年之後的那個匈奴。這時的匈奴雖然已經不容小覷,但還不是草原之王,隻是趙國一個糾纏瞭百年的鄰居。匈奴的實力甚至比不上燕國。匈奴的強大還是秦國分崩離析後,帝國的北方留下瞭巨大的權力真空。匈奴就此迅速強大起來瞭。後來統一瞭草原,建立瞭草原上第一個統一的奴隸制國傢。

所以,長平慘敗後,趙國還能一面北禦匈奴,一面死磕秦國三十年。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