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穆皇後是什麼樣的人?她為什麼會嫁給李世民?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太穆皇後憂國憂民,為李世民賺瞭一個著名的美女當老婆,今天給大傢帶來瞭相關內容,和大傢一起分享。
李世民的血統非常高貴,按照唐朝官方的說法,李世民的父系血統來自大名鼎鼎的大漢朝飛將軍李廣,也就是五姓七望之一的隴西李氏。李世民的母系血統,則出自名門望族扶風竇氏。扶風竇氏雖然不及五姓七望那麼有名,但也因為出瞭幾位著名的皇後和許多武將而顯赫於世。扶風竇氏的皇後,比較有名的有漢武帝祖母大漢皇後竇漪房和大唐高祖皇帝的太穆皇後(追封)竇氏。
太穆皇後竇氏的母親,也就是李世民的外婆是北周的襄陽公主。太穆皇後是歷史上著名的美女,《新唐書》記載太穆皇後三歲的時候,就長發飄飄,長與身等。前幾年有一個網絡流行詞“長發及腰”,人傢太穆皇後,三歲的時候就長發及身。太穆皇後不僅人長得漂亮,而且特別聰明,深得舅舅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喜愛。北周武帝宇文邕把太穆皇後養在宮中,懟她明顯比對別的外甥好。(後生,發垂過頸,三歲與身等。讀《女誡》、《列女》等傳,一過輒不忘。武帝愛之,養宮中,異它甥。)
宇文邕(音義皆同雍)當政期間,為瞭拉攏突厥,娶瞭突厥女子為妻。這是沒有愛情基礎的政治聯姻,宇文邕在立突厥女為皇後之後,對突厥女沒有愛意,他處處冷落皇後。太穆皇後知道情況後對舅舅宇文邕說:“我們的國傢還沒有統一,突厥又十分強大,我們必須團結突厥,隻有這樣才能保證國傢安寧,舅舅應該拋棄兒女情長,對突厥皇後好一點,這樣才符合國傢利益。”(時突厥女為後,無寵,後密諫曰:“吾國未靖,虜且強,願抑情撫接,以取合從,則江南、關東不吾梗。”)
有一句讓女性朋友聽瞭不太受用的俗話“頭發長見識短”,人傢太穆皇後頭發長,但是見識一點也不短。她對舅舅宇文邕說的一番話,是充滿瞭政治智慧的,即便是七尺男兒,有這等見識也是十分難得瞭。宇文邕聽瞭外甥女太穆皇後的話,拋棄兒女情長,硬著頭皮寵愛那個沒有愛情基礎的突厥皇後。
太穆皇後勸舅舅宇文邕的事情,讓北周的一個學士知道瞭。這個學士名叫長孫熾。長孫熾這個人,頗有文采,善於識人。他知道太穆皇後勸舅之事之後,就認定太穆皇後傢族將來會飛黃騰達,就想與太穆皇後結為姻親。當時的長孫熾,自己沒有女兒或者是女兒都出嫁瞭。他想跟太穆皇後傢族聯姻,自己又沒有女兒,咋辦呢?他隻能把侄女推出來跟太穆皇後的兒子聯姻瞭。
長孫熾有個親弟弟名叫長孫晟,長孫晟跟哥哥不一樣,他是武將出身。長孫晟的武功非常高,有一次代表大隋朝出使突厥。他為瞭揚大隋軍威國威,當著突厥人的面,一箭射下兩隻大雕,成語“一箭雙雕”就是因為長孫晟這次射獵而來的。長孫熾對弟弟長孫晟說“龍生龍,鳳生鳳,竇氏那麼有見識,他的兒子將來肯定會有大出息。這樣的青年俊傑如果我們不早點立下婚姻之約,恐怕就要被別人傢搶去做女婿瞭,到時候可就晚瞭。”(晟兄熾,為周通道館學士。嘗聞太穆勸撫突厥女,心志之。每語晟曰:“此明睿人,必有奇子,不可以不圖昏。”)
長孫晟是隋朝名將,李淵也是隋朝的封疆大吏,兩傢聯姻倒也門當戶對。長孫晟聽從大哥長孫熾之言,與李淵立下婚姻之約結為兒女親傢。長孫的女婿,就是李淵與太穆皇後所生的次子李世民。長孫晟去世之後,長孫氏被舅舅高士廉撫養成人。李世民依照父母立下的婚約,娶瞭13歲的美女長孫氏為妻。李世民登基稱帝之後,長孫氏就成瞭鼎鼎大名文德皇後。
太穆皇後憂國憂民,勸舅舅宇文邕以江山社稷為重,結果歪打正著,為兒子李世民賺到瞭李世民上著名的美女長孫氏為妻。長孫熾則用他善於識人的犀利眼光,為侄女挑瞭一個千古一帝的老公。這次聯姻,讓長孫傢族出瞭一個著名的文德皇後,也讓長孫傢族步入唐朝權力核心,讓長孫傢族達到歷史的巔峰。這是一樁雙贏的聯姻,這是太穆皇後與長孫熾兩個聰明人共同促成的一樁歷史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