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鳥銃在當時那麼的先進 為何明朝卻隻喜歡三眼銃呢

鳥銃在當時那麼的先進 為何明朝卻隻喜歡三眼銃呢

時間:2019-07-15 12:09:21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明軍為何不喜歡鳥銃呢,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傢一個參考。

明帝國火器中,三眼銃可謂著名它自問世以來迅速風靡明朝各軍各鎮。守城、野戰、騎戰、步戰、車戰等到處都有它的身影。上至京師重鎮九邊馬步,下至村莊鄉堡團練民壯,都有它存在的位置。鳥銃,是古代中國對火繩槍的稱呼。因其能打到空中飛鳥而得名。鳥銃並非中國本土發明的武器,是在明嘉靖年間葡萄牙人經由日本人傳入中國。三眼銃,火門槍的一種,因有三個發射孔得名。鳥銃作為火繩槍,相比三眼銃這種落後的火門槍,其先進程度是不言而喻的。

而三眼銃顧名思義是由三個銃管組成,上下成品字狀,因此也被稱為“品字銃”。三眼銃屬於火門槍范疇,本質上是三把快槍的組合。銃管制造工藝與快搶相同,造好後把三個銃管攢為一處,用三道鐵箍把銃管固定連接,隻在銃口處加箍一道也可以,最後在銃身後面再造一個庫箍,用來裝一根木棍做槍柄,在木柄後邊安一槍頭或鐵箍,便於近身搏殺。

其實為什麼不用鳥銃有這幾點,一,就是明末財政難以負擔大量制造鳥銃。二,鳥銃對使用者要求高,缺少肉盾的銃手面對後金騎兵很無力。三,朝政腐敗,制造的鳥銃成品質量差。

還有就是明軍們對三眼銃的喜愛,更像是大明王朝的末路悲歌。你們再怎麼看?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