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古時候的人是怎麼吸貓的 簡直喪心病狂蠻不講理

古時候的人是怎麼吸貓的 簡直喪心病狂蠻不講理

時間:2019-07-15 13:15:03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古時候的人是如何吸貓的,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傢一個參考。

現代生活壓力大,人們難免有些空虛,多多少少地,也都有些“貓病”。看見貓就想狂吸一把。

得瞭這病一是為瞭打發時間,遊戲打多瞭總會膩,索性換個東西玩玩;二來貓這物種,著實有些可愛,大大的眼睛,毛茸茸的身體,再配上直抵人心的叫聲……

真是吸貓一口,落入虎口。

這問題不光現代人有,古人也曾經“病得不輕”。

圖/體悟生活的貓

1.吸貓開始的日子

吸貓成風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

由於GDP增速的高歌猛進,與海外老鐵聯系的增多,唐朝的寵物一時之間遍佈大街小巷。

不過,唐人的尚武之風使得當時的寵物以犀牛、大象、獅子等重量級選手為主,包括貓狗、金魚、烏龜在內的小型寵物飼養較少。

圖/唐初獵豹才是寵物

安史之亂後,唐朝由盛轉衰,原先的進取精神不復存在,性情溫和攻擊性弱的小型寵物逐漸占據C位。喵星人的發傢就是從這個時期開始。

唐人對貓的喜愛,可以從一樁官司中一探究竟。

“有婦人同投狀爭貓兒,狀雲:‘若是兒貓兒,即是兒貓兒,若不是兒貓兒,即不是兒貓兒。’諝大笑,判其狀雲雲。遂納其貓兒,爭者亦止焉。貓兒不識主,傍傢搦老鼠。兩傢不須爭,將來與裴諝。”

興師動眾的打官司,竟然是為瞭一隻貓。這喵星人的地位可真是不低!

2.全民吸貓的到來

宋朝是吸貓的“黃金時期”。

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中,羅列瞭當時各種寵物服務,“貓窩、貓魚、賣貓兒、改貓犬”。前幾個好理解,最後一個據學者推斷應該是專屬貓狗的“美容美發”。

貓的衣食住行都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貓的高貴還在於宋人討要貓時不叫討,叫“聘”。

黃庭堅專門寫過一首《乞貓》,講他聘貓的故事。

“聞道貍奴將數子,買魚穿柳聘銜蟬。”

“貍奴”“銜蟬”都是貓的稱謂。聽說別人傢的貓要產崽兒,趕忙備好魚兒,畢恭畢敬地等待小貓降生。

圖/宋人《蜻蜓花貍圖》

在吸貓愈演愈烈的風氣之下,湧現出瞭不少吸貓達人,陸遊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對貓愛得熱烈,愛得深沉,跟貓在一起時,沒有壯志難酬的滿腔悲憤,有的,隻是老父親般的溫柔慈祥。

“執鼠無功元不劾,一簞魚飯以時來。

看君終日常安臥,何事紛紛去又回?”

貓君沒抓到老鼠,為何還能心安理得整日休息?

“慚愧傢貧策勛薄,寒無氈坐食無魚。”

他非但沒有苛責貓,反而自我反思,怪自己不是達官顯貴,不能好吃好喝地供著貓主子。真是慚愧啊!

3.吸貓傳統的發揚壯大

到瞭明朝,喵星人的地位急劇攀升,達到瞭“位極人臣”的地步。

嘉靖帝的愛貓死後,傷心不已,不但制作黃金棺供其下葬,還命臣子們為愛貓寫悼詞。眾大臣紛紛揮毫,表達自己的悲痛之情。

一位儒士據此寫出瞭“化獅成龍”的句子,嘉靖看完後龍顏大悅。

艾瑪,大兄弟你說滴太對瞭!

圖/影視劇中的嘉靖帝

他的孫子萬歷對貓的喜愛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給宮裡的貓加官進爵,發放俸祿什麼的都不在話下。最為奇特的是把公貓叫做“小廝”,母貓叫做“丫頭”,貓中的“太監”,也就是絕育的貓稱為“老爹”。

當上皇帝的老爹,這貓豈不成瞭……太上皇?

清人發揚瞭前代吸貓的優良傳統,並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留下瞭許多有關喵星人的著作,內容較為豐富的當屬《貓苑》一書。

全書包含“種類”、“形象”、“毛色”等七個部分,對貓進行瞭方方面面的介紹。

最為有趣的是對貓的命名。黑身白尾,名為“昆侖妲己”。四爪白的,名“踏雪尋梅”。黃身白腹,叫做“金聚銀床”……

圖/可愛的喵星人

這樣看來,把中國古代史看作古人吸貓的歷史,恐怕也不為過瞭。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