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帝王血統被質疑?古代哪些皇帝可能不是親生?

帝王血統被質疑?古代哪些皇帝可能不是親生?

時間:2019-07-15 14:10:36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帝王血統被質疑?古代哪些皇帝可能不是親生?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現代的財產繼承除瞭特殊情況外,都是在有血緣關系的親屬之間,而且大多數時候是直系親屬。要是哪個有錢人把財產交給沒有血緣關系的外人繼承,直接就會被認定為“腦袋讓驢給踢瞭”。現代的財產繼承都如此嚴格,更別提古代帝王之間江山社稷的繼承瞭。從夏朝開啟“傢天下”以後,歷朝歷代的江山社稷都是在自己直系親屬之間繼承,偶爾會在旁系親屬間傳遞,但一定是同姓的血緣宗族。為瞭保證血統的絕對純正,甚至出現瞭太監這種產物。

但凡事都有例外,幾千年的輪回交替,也出現瞭不少帝王血統被質疑,可能不是前任親生的情況。都有誰?真相又是什麼呢?按照時間先後順序,可以梳理討論一下。

圖1 《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學著作,又稱《國策》

一、楚幽王熊悍

楚幽王熊悍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倒數第三位國君,不過他死後就過瞭五年,楚國就被秦國所滅。關於楚幽王的身世血統,《戰國策》中有明確的記載:楚幽王的前任楚考烈王一直都沒有兒子,進獻多少女人也沒用。這個時候有個趙國人李園和他妹妹李嫣,為瞭能攀上楚國的榮華富貴,做瞭一番精心的設計——先是將妹妹獻給瞭當時的楚國重臣、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黃歇,懷瞭孕之後又忽悠春申君把妹妹獻給楚考烈王(當然會把懷孕的事瞞著),楚考烈王非常喜歡,生下兒子之後就立為瞭太子,李嫣立為王後,李園則開始執掌楚國國政。後來,楚考烈王去世,這個太子即位,是為楚幽王。

按照這個記載,楚幽王熊悍應當是春申君的私生子,而且楚考烈王是生不出兒子的,妥妥的當瞭“接盤俠”,但如果將史籍的其他記載進行對比,會發現很多矛盾之處。

圖2 黃歇(前314年-前238年),黃國楚國江夏人 (春申君)

楚幽王還有一個同母弟——楚哀王熊猶,楚國的倒數第二位國君,楚幽王的繼承人,如果楚考烈王沒有生育能力的話,隻能說明楚哀王也是私生子,但楚哀王是李園妹妹送進宮兩年之後才出生的,是私生子的可能性很小。另外,楚考烈王年輕的時候曾經在秦國做過質子,在秦國生過一個兒子——昌平君熊啟。這哥們的人生頗具有傳奇色彩,他雖然為楚國公子,卻一直在秦國做官,甚至一度做到瞭秦王嬴政的相國,受封為昌平君,頗受秦王嬴政的信任,然而其後半生卻來瞭個大反轉,先是以楚國公子身份策動郢陳地區的原楚、韓百姓叛亂反秦,後來楚國滅亡之後更是被楚國大將項燕推舉為楚王,領導殘部在淮南之地繼續反秦。從楚哀王和昌平君來看,楚考烈王是有生育能力的。

但即使楚考烈王有生育能力,也並不能說明楚幽王是楚考烈王的兒子,關鍵在於《戰國策》這條記載真實性和佐證。楚哀王即位僅僅兩個月便被後來的楚王負芻的門客殺死,舅舅李園滿門抄斬,母親王太後李嫣也被殺。楚王負芻極有可能為瞭爭奪王位,散佈楚幽王和楚哀王不是熊氏血脈的流言。另外,《戰國策》中關於春申君死因的記載也有出入,按照《戰國策》的記載,春申君是在楚考烈王去世之後被李園騙進宮中刺殺身亡,但《越絕書》記載春申君是在楚幽王在位時被楚幽王所殺。因此,《戰國策》關於楚幽王身世血統的記載理當存疑。

圖3 戰國後期形勢圖

二、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嬴政被後世尊為“千古一帝”,第一個統一華夏,開創出中國古代兩千多年的政治格局……由於他的地位太高,因而他的血統之謎受到後世的關註和猜測最多(沒有之一)。

有關秦始皇的身世血統的記載幾乎是楚幽王的翻版,而且名氣更大,更為傳奇,歷史上稱為“奇貨可居”。衛國商人呂不韋傢財萬貫卻懷有政治野心,去趙國都城邯鄲做生意的時候偶然結識瞭在趙國做質子的秦昭襄王之孫嬴異人,在雙方達成合作協議之後,呂不韋開始瞭他的運作——先是重金買通瞭華陽夫人的姐姐,通過華陽夫人的姐姐的說服瞭華陽夫人,同意收養嬴異人為兒子,華陽夫人是當時的秦昭襄王太子安國君最寵愛的女人,受不瞭她每天吹的枕頭風,最終同意將毫不起眼的兒子嬴異人立為瞭嫡子。後來秦昭襄王去世,安國君即位,立嬴異人為太子,沒幾天安國君又死瞭,嬴異人即位。而“奇貨可居”的運作中有一個小插曲被《史記.秦始皇本紀》明確記載下來瞭,那就是呂不韋把自己已經懷孕瞭的愛妾趙姬送給嬴異人為妻,生下的兒子在嬴異人即位後被立為太子,就是後來的秦始皇。

圖4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

《史記》位列《二十四史》之首,被譽為“史傢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屬於比較準確的史籍。因此,秦始皇是呂不韋私生子的說法應當是可信的。但是,奇怪的是,司馬遷在《史記.呂不韋列傳》卻有瞭相反的記載,即秦始皇應當是嬴異人之子。

同樣的一本書,同一個作者為何會有兩個截然相反的記載。其實,這種情況在《史記》中比較常見,史學界的看法是司馬遷是個比較嚴謹的史學傢,他在搜集史料的時候會經常遇到多種記載說法,如果他拿捏不準就會都記載進去,留給後人甄別判斷,秦始皇的身世問題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

圖5 《史記》,是西漢史學傢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由於年代的久遠、史料的匱乏,他的身份兩千多年來一直爭論不休,沒有定論。不過,河南大學歷史系教授王立群在一個觀點,比較新穎突出:《史記》中記載瞭秦始皇是在趙姬跟瞭嬴異人之後懷胎十個月才出生的。按照現在的婦產科知識來判斷,秦始皇如果是呂不韋的兒子就至少要懷胎十一個月以上才能出生,那樣的話秦始皇生下來的時候要麼是死的,要麼就是弱智癡呆,但後來的歷史證明秦始皇應當是健康出生的,進而證明他是嬴氏血脈。

然而,由於秦始皇的歷史地位過高,任何帶有推斷性質的分析都不足以證明他的血統,必須要有實打實的證據。因此,秦始皇的身份至今依然是謎,但已經有瞭解決辦法,那就是等待考古科技的進步,有朝一日秦始皇的遺體重見天日,進行DNA的比對。

圖6 呂不韋(前292年—前235年),薑姓

三、魏明帝曹叡

與楚幽王跟秦始皇的血統有史籍明確記載不同,三國時期曹魏的第三位皇帝魏明帝曹叡的血統質疑就比較隱晦含蓄,主要是《三國志》中記載的曹叡去世時的年齡有問題。

曹叡在位十三年,病逝於魏景初三年(239年)正月。《三國志.明帝紀》原文記載:“即日,帝崩於嘉福殿,時年三十六。癸醜,葬高平陵。”陳壽明確記載曹叡去世時年齡是三十六歲,這本來都沒啥問題,關鍵在於曹叡的生母甄氏的身份不一般啊。甄氏原來是袁紹次子袁熙的老婆,曹操喜歡人妻天下聞名,關鍵是曹丕也繼承瞭他爹的這個愛好,在曹操率軍攻下鄴城的時候把甄氏給搶瞭。裴松之在給《三國志》做註解的時候根據這個事情提出疑問:曹操是建安九年(204年)八月平定鄴城,曹丕這個時候娶甄氏,那麼曹睿最快也得是建安十年(205年)出生,到他去世是魏景初三年(239年)正月,死的時候應該是三十四歲,就算是虛歲也得三十五,為啥陳壽要記成三十六呢?

圖7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

於是乎,後世很多人猜測,那曹叡就應該是袁熙的兒子,其母甄氏是懷著孕嫁給曹丕的。他們也給出瞭一些理由:首先,甄氏被曹丕賜死的理由(口出怨言)太不充分;另外,曹丕遲遲不肯立自己唯一的嫡長子曹叡為太子,臨終前才正式立為太子;還有,曹叡無子(都過早夭折),最後不得已把皇位給瞭養子曹芳,因為曹丕為瞭讓皇位重新回到曹氏手裡來事先安排好的。

但是這些理由都是猜測,而且幾乎沒有說服力。最主要的是,《三國志.明帝紀》還記載:“年十五,封武德侯。”從曹叡封武德侯的時間和年齡來推斷,曹叡應該是出生於建安十年(205年),不可能是袁熙之子,是陳壽記錯瞭。這個說法目前是比較主流的。

圖8 曹叡(204?-239年1月22日) ,即魏明帝

除瞭熊悍、嬴政和曹叡以外,歷史上還有很多君主的兒子被質疑過血統,例如,南朝梁武帝蕭衍的次子豫章王蕭綜被質疑為齊東昏侯蕭寶卷的遺腹子;成吉思汗鐵木真的長子被質疑為蔑兒乞部落的野種。隻不過他們沒有成為君主的繼承人,故不在討論之列。

在傢天下的封建王朝裡,國傢的興盛衰亡,百姓的安居離亂都系於君主一人的身上,因此,他們的合法性,血統的純正性會被放大無數倍被世人反復的琢磨分析。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