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桂究竟做過哪些壞事 為何他被稱為明代第一惡王呢
還不知道:明朝惡王朱桂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俗話說的好“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裡。”人活著都得註重自己的名聲,可在明代,偏偏有這樣一位王爺,他在一生中,幾乎沒幹過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而是整天利用自己的權力制造麻煩,他就是明代第一惡王朱桂,但朱桂究竟都幹瞭些什麼事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傢說一下吧!

朱桂是明成祖的第十三子,洪武十一年,被封為豫王,不久後,改封代王,同年,就藩於大同府。朱桂被封為代王後,他整天無所事事,於是就帶著手下人去大街上閑逛,逛街不可怕,可怕的是朱桂在袖子裡藏瞭一個銅錘,這個銅錘是幹什麼的呢?

在逛街時,朱桂隻要碰到看不順眼的人,便會用銅錘敲對方的腦袋,將其擊斃,如果有人敢上來勸阻,立即就會獲得同樣的待遇。因此背地裡百姓們都叫朱桂“銅錘大魔王”。
出來逛街除瞭用銅錘敲人腦袋外,朱桂還喜歡在街上收羅民女,遇到漂亮的,直接將其抓回府裡,讓其充當宮人,這一舉動直接激起瞭民憤,朱桂整日胡作非為,被建文帝知曉,他也是氣得七竅生煙,朱傢打江山不容易,哪裡容得下這樣的敗傢子亂禍害。

建文帝先是對朱桂提出警告,警告毫無效果後,他一氣之下,決定“削藩”,直接收回瞭朱桂的實權,朱桂就成瞭一個庶人。
朱棣當上皇帝後,“削藩制度”被推翻,朱桂也順勢恢復瞭王爵。但讓朱棣沒想到的是,朱桂又開始大幹壞事,朱桂首先要做的就是重修王府,為瞭獲得免費的勞動力,他利用職權調來大量士兵,並還擅自從地方的銀庫中拿錢,來幹修私人王府的勾當。

朱棣剛剛繼位,政局還不穩,朱桂卻將士兵抽走修建王府,氣的朱棣火冒三丈,立即讓工部發佈瞭一道聖旨:自各個王府非得到朝廷命令,不能擅役一軍一民一錢一物。
即使朱棣下瞭命令,但朱桂卻左耳聽右耳冒,根本不將聖旨當回事。你不讓我用朝廷的錢,我就自己征稅。朱桂直接找到當地的官員給百姓增加一成賦稅,甚至銀錢不夠的時候,還帶領手下,日闖民宅,強取豪奪。

“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由於受到朱桂的影響,他的幾個兒子沒有一個成氣候,整日隻知道吃喝玩樂,從小便殺人放火,而朱桂對於兒子的行為,卻不加管教,有道是,養不教父之過。朱桂是個大禍害,他去世後,留下幾個不爭氣的兒子,更是成為明朝的一群小禍害。
一個人幹一件壞事並不難,難得是一輩子幹壞事不幹好事,朱桂確實是一代惡人的“楷模”。
根據歷史記載,成祖朱棣曾列出朱桂的32條罪狀,這可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嘉獎”,明朝第一惡王,真的是名至實歸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