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兩漢群盜蜂起,漢武、光武分別是怎麼處理的?
東西兩漢群盜蜂起,漢武、光武分別是怎麼處理的?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瞭解,給大傢一個參考。
古時候,土地很重要,從來打的天翻地覆改朝換代,表面上看起來忠呀,義呀,真命天子呀,五德在位呀等什麼的,說的天花亂墜,神乎其神的。
其實皆是因為“土地”分配已經不能有利於社會生產瞭,就是說,有生產能力的勞動者不一定擁有“土地”這個生產資料瞭,而擁有“土地”的不一定有生產經營能力,社會就復雜瞭。
一邊土地大量荒蕪,一邊失業成群,今兒不聊古代的帝王們怎麼解決土地荒蕪,反正歷史已經證明,帝王們不解決土地和人口就業問題,老天會解決他們。
今兒單聊失業的人群,這些有勞動能力的人群,沒有生產資料搞生產,無以為食!怎麼辦?出賣勞動力也沒有地方收買,因為那些笨蛋的土地擁有者,他們經營不善正賠本呢!
“民以食為天”!誰能大過天呢?怎麼辦?搶唄!民窮群盜起!
西漢,漢武帝末年,全國各地群盜蜂起,大股幾千人,小股數百人。侵擾四方,劫財拉人,民不得避,被搶之後衣食具無,多少青壯男兒心一橫,也出門為盜去瞭。於是盜賊遍地。
不自量力!“猶效奮臂螳螂”!匈奴人也被漢武大帝劉徹打的抱頭鼠竄,區區鋤頭愚兵會是對手嗎?
漢武帝劉徹親派使者手捧聖旨,嚴令各地發兵剿盜。畏縮不進者斬,提盜賊首級歸隊者賞!
一場殘酷的殺戮開始瞭,嚴令在上,刀斧手在屁股後面督戰,又有賞格寫在哪裡,當兵的當然大開殺戒瞭,那勇敢有能力的士兵奮勇向上,刀槍劍戟,圍追堵截,一大番辛苦下來,收獲不小,畢竟對手不久前都還是種地的農民,有什麼戰鬥力呢!升官發財,各自歡喜。
所有的人群中都會有“聰明人”,有些“聰明人”斬的首級多瞭,忽然明白瞭,首級能換錢?這些該死的傢夥全是莊稼漢呀!這滿天下的莊稼漢不都是錢嘛!於是,開始攻擊村莊,襲擊莊稼漢,濫殺瞭不少老百姓,這傢夥,如砍菜切瓜般容易啊,有時候,一仗下來,一個小隊也可以“斬賊首”萬餘!

漢武帝劉徹
剿盜匪戰爭一個勝利接著一個勝利!漢武大帝威武!
後來,漢武帝劉徹又頒佈瞭一個《沈命法》,外儒內法嘛!剿滅盜匪這時候自然需要法律瞭,難不成把《春秋大義》拿出來和盜賊辯論嗎?
《沈命法》規定:地方官若是境內群盜危害不上報者,不盡力搜捕的,二千石以下的官員全部就地處死,如此嚴酷的法令逼迫之下,地方官員們自然更盡力瞭。
更盡力的造假而已,盡量少報,不得不報,也要保證自己治下有足夠的人頭可以上交換賞銀。
於是緝盜工作就這麼按部就班的開展下去瞭,盜賊不止,追捕不止,年年有盜,年年上報,年年總能斬殺好多盜。
好一幅上下勤奮工作的畫面。
到瞭東漢也有一個武帝——東漢光武帝劉秀,也不免遇到瞭群盜蜂起的局面,他沒有學習她的祖宗漢武帝劉徹,他用瞭另一種辦法,派人去到各郡國,宣佈:皇帝仁慈,知道多數為盜者不得已為盜的苦衷,凡是五盜聯合殺一賊的,免去五人所犯過的所有罪責,準其為民。

光武帝劉秀
飯地方官吏,就算和賊首有過瓜葛的,隱匿不報的,現在也既往不咎瞭。看以後的表現——請把和你有瓜葛的賊首交出來。自此後,無論官民再有敢和賊眾瓜葛者,殺無赦!
以前懼怕賊勢逃跑的官吏,不要怕瞭,請到工作崗位上去,朝廷賦予你力量,好好的幹活殺賊吧,畢竟,你們這些官員熟悉地方民情賊況,發揮所長,好好幹,你不想升官嗎?
如此一來,民心振奮,小盜賊有退路,大小官員可立功升級,各自歡喜,齊努力,不長時間,那些慣賊悍匪積年老賊紛紛歸案,賊患消除瞭。
好一副四境安平,百姓樂業的畫面。
西漢漢武帝劉徹也罷,東漢光武帝劉秀也罷,都是英明神武之帝王。歷史書上寫的明白,漢武帝劉徹開疆拓土的,“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光武帝劉秀重收拾舊山河,掃凈環宇,兆民賴其德政繁衍生息。
兩位皇帝,大政方針無可指摘,把時間線拉長來看,對於中華文化自信的促進,剿滅盜匪不力的漢武帝劉徹甚至可以說比光武帝劉秀強瞭不是一個等級,畢竟,作為民族不應該文質彬彬,溫婉如玉。
就應該“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是的,讀者君子,看官老爺,您一定猜到瞭我想說什麼!
關於境內治安政策,劉徹一味的嚴厲懲罰,確實有點過瞭,劉秀做的明顯就比劉徹好瞭很多,最終也解決瞭問題。
譬如管理一個公司,自然會有那種問題員工,犯不上針尖對麥芒的針對他,強力壓制他,把他放到輔助性崗位就是瞭。要給予問題員工活路,不定那天有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