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河鐵牛幾乎都是生鐵鑄造 為何千年之久不生銹也不損壞呢
還不知道:黃河鎮河鐵牛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這是電影《林海雪原》裡面的臺詞,楊子榮和座山雕的巧妙周旋,讓人拍手稱奇眾所周知,在中國古代,經常發生水災洪災。比如長江、黃河在歷史上就有多次泛濫成災的記錄。為瞭祈求平安,古代人往往會在河邊、江邊建造鎮河寶塔或者鎮河神獸。在黃河水底就發現瞭四隻鎮河鐵牛,每隻重達30噸,幾乎全部用生鐵鑄造,卻歷經千年不生銹也不損壞,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專傢都難以解釋。

這四隻黃河鐵牛沉沒在黃河水底,在這種情況下,永遠都不會被人發現。它們是怎麼被發現的呢?在1989年的時候,因為三峽工程,發現瞭黃河蒲津渡遺址,在這裡挖出瞭四隻鐵牛,還有一些放牛的鐵人。經過專傢鑒定,這些鐵牛每隻重達30噸,連基座在內重量有40噸重。

它們都是唐朝唐玄宗時期鑄造的,距今已經有1200多年的歷史瞭。原本分佈在黃河的兩岸,用來固定黃河浮橋。沒想到歲月推移,黃河泛濫不可收拾,於是這四隻鎮河鐵牛就被沖進瞭黃河河底。

我想起瞭小時候學過的一篇文章《撈鐵牛》,宋朝懷丙和尚用物理學院裡打撈起瞭被洪水沖走的黃河鐵牛。大傢都以為鐵牛肯定被洪水沖到瞭下遊,尋找瞭半天卻一無所獲。懷丙和尚說應該在上遊,結果真的在上遊發現。看來這就是懷丙和尚發現的那幾隻黃河鐵牛。

這四隻黃河鐵牛,每隻重達30噸,打撈上來費瞭很大一番力氣。大傢也發現瞭一個神奇的現象,這些全部用鐵鑄造的鐵牛,埋藏在黃河水底1200多年,歷經千年卻不生銹不損壞,而且身上花紋、紋路還清晰可見。這是什麼原因呢?專傢馬上對它們進行瞭研究,結果發現這些鐵牛全部是一次性澆鑄成型的,不得不佩服古人高超的工藝和智慧。

黃河鎮河鐵牛重達30噸,歷經千年不銹不壞,原因專傢都難以解釋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它不生銹呢?由於鐵牛的鑄造年代久遠,沒有相關書籍記載。專傢猜測,可能它的原料鐵的純度不高,所以不容易生銹。還有一種原因是鐵牛的表面有一層保護膜,防止瞭它生銹。

對於專傢的說法,我是不認同的。古代的冶煉技術相當高超,誕生瞭很多神兵利器,不但能煉鐵,還能煉鋼,不存在純度不高的問題。至於保護膜,隻是專傢的猜測,根本無法證明存在,我們也看見不瞭。小夥伴們,你們覺得黃河鐵牛不生銹不損壞的原因是什麼呢?請選中你要保存的內容,粘貼到此文本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