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本是太後的宮女,陰差陽錯嫁錯人卻當上皇後
今天小編為大傢帶來瞭一篇關於竇漪房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很多人說劉邦當上皇帝是實現瞭階層巨大跳躍,連帶著他的妻子呂後也從農婦變成瞭皇後。其實,呂後的起點低,漢文帝的竇皇後起點更低。呂後傢族在沛縣當地,好歹是響當當的大戶人傢,連縣令都希望能和她傢聯姻。其實,漢文帝的竇皇後出身,才真的是一無所有。
在《史記》中,司馬遷並沒有記載竇皇後的名字,後來電視劇中大紅大紫的竇漪房這個名字,實際上是唐朝人司馬貞所編寫的《史記索隱》中所記載的。雖然考據並不充足,但出於習慣,本文也采用這個名字吧。
竇漪房的傢境很是普通,普通到什麼地步呢?史書上為瞭美化,說她的父親是不願意出來為官,因此過著隱居垂釣的生活。對於這位連名字都沒有留下的隱士,可能更多的原因,還是為瞭躲避秦末的戰火。釣魚能掙幾個錢?更可悲的是,他還在垂釣的時候,不幸落水淹死瞭。
竇漪房的父親一死,傢裡就更陷入瞭絕境。據她的弟弟竇廣國所說,他傢從此就是過著討飯的生活。幸好,此時漢朝建立之後,需要大量的宮女,竇漪房便以良傢子的身份,進入漢宮。這不僅減少瞭一張嘴吃飯,而且好歹還有一點錢補貼傢用。
竇漪房在皇宮的身份是宮女,而且還是呂後的宮女,這對於她實在是一個磨練的過程。呂後雖然在當時不得寵,但她的權謀心機,一定讓竇漪房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為今後的榮華富貴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不久之後,因為漢高祖駕崩,劉邦的嬪妃都被呂後清理大半,漢惠帝雖然年輕,但一來身體不好,二來去世得也早,所以嬪妃也不多。呂後雖然又立瞭傀儡皇帝,年紀太小,因此,漢宮的妃嬪變少瞭,也用不著那麼多宮女瞭。
因此,呂後決定,讓一些宮女嫁給各地的藩王,給她們一條出路,也算是一項仁政吧。竇漪房就在此之列,她當時還是動瞭一個腦筋:自己的傢鄉清河郡離趙國比較近,當趙王的妾室還有可能回傢。於是,她私下找到管理宮女派遣的宦官,說出瞭自己的請求。
因為竇漪房是呂後宮中的宮女,地位當然與其她宮女不一樣,管事的宦官當時同意瞭這個要求。可是,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這個宦官卻完全不記得這麼一回事瞭,竟然將竇漪房派遣到瞭遙遠的代國。直到臨行之時,她才得知一切,痛哭流涕,認為這一輩子將看不到傢人瞭。她埋怨宦官,可這又有什麼用,隻能迫不得已來到代國。
也就是說,竇漪房原本想嫁的是趙王,而陰差陽錯卻成為瞭代國的妾室。不得不說,有時候命運的安排,就是最好的安排。竇漪房同去嫁給代王的宮女,一共五人,再加上代王本身還有的妾室,競爭壓力不小,但是代王劉恒偏偏就是獨寵於她。

竇漪房自己也很爭氣,生下瞭兩個兒子一個女兒,這個女兒劉嫖後來被封為館陶公主,兩個兒子中,大兒子劉啟就是漢景帝,二兒子劉武是被封為梁王。之所以後代如此牛,還是會因為她的丈夫劉恒當瞭皇帝。
劉恒本來是代王,是劉邦的庶出,看起來離他並不遙遠的皇位,卻是咫尺天涯。但歷史就是這麼奇妙,呂後在位的時候,將劉邦的兒子殺瞭一半,偏偏劉恒和他母親薄姬因為不受寵,沒有引起呂後的妒火。呂後死後,功勛大臣陳平、周勃等人誅殺呂氏,甚至連呂後所立的後少帝劉義也毒死瞭。

此時,算來算去,也就是劉恒與劉邦的血緣最近,且素有仁慈的美名,因此被迎立為天子。劉恒本來有代王妃的,按理說他當皇帝,代王妃應該是皇後。但這個代王妃,很可能是呂後當年讓劉呂兩傢聯姻的產物,是呂氏族人。因此,這個王妃,也莫名其妙地死去,被抹去任何痕跡,連姓名都沒有留下來。而且這位王妃所生的四個孩子,在劉恒繼位數月之後,相繼去世。
這樣一來,也就沒有皇後和嫡子。劉恒將竇漪房立為皇後,並立劉啟為太子。嫁錯瞭一個王爺的竇漪房,卻不小心嫁對瞭一個皇帝,由小小宮女變成瞭皇後,後來她的兒子劉啟繼位後,她還成為瞭皇太後,坐在瞭當年呂後所坐的位置之上。人生的境遇,實在是太過於奇特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