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張昭在東吳是什麼樣的存在?他為什麼會被重用?

張昭在東吳是什麼樣的存在?他為什麼會被重用?

時間:2019-07-18 15:39:32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今天小編給大傢帶來三國時期孫吳重臣——張昭,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大傢應該都知道《三國志》這本書,這本書是東吳人物的作傳,除瞭寫瞭孫氏的宗室之外,還寫到瞭第一個大臣就是張昭。漳州曾經被孫策比喻成瞭管仲,作為治國的能人,他的才幹無疑是一流的。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傢講講這一位倔老頭的故事。張昭生於公元156年,字字不,她是徐州彭城人,也就是現在的江蘇徐州。在東漢末年大亂的時候,漳州為瞭避亂來到瞭江東,孫策親自請他來輔佐自己讓他擔任瞭撫軍中郎將。說錯,在他臨死的時候,將他的弟弟孫權托付給瞭張昭,昭昭也盡心盡力的來輔佐孫權,迅速的穩定住瞭江東的民心。

·接下來,就給大傢講一講倔老頭和任性的小君主的故事。孫策在遇害的時候,臨死前把他的弟弟托付給瞭張昭,而孫權因為悲傷過度,整天的隻知道嚎哭,不理會正事。張昭作為群臣的表率,就告誡孫權說:“你作為孫策的胞弟,應該擔負起你的兄長還沒有完成的事業,成就江東霸業,現在天下大亂,充滿瞭強盜,你怎麼能整天都躺在這裡哭個沒完沒瞭呢?”然後親自的將孫權扶到馬上,讓他巡視軍營,這才讓軍東的居民知道瞭現在的江東之主是孫權。幫助孫權順利的度過瞭最容易出狀況的權力交接的階段。

·張昭仍然是像當初服務孫策一樣擔任孫權的秘書,所以現在每次出征的時候,大小的事物都會像孫策那樣,全權的托付給張昭。不過孫權因為年幼,血氣方剛,喜歡打獵,而且最喜歡的就是騎馬射虎,老虎經常的沖到孫權的面前,攀附住馬鞍。而每次漳州看到之後都會變臉,教訓孫權說他作為一國之君,應該駕馭天下的英雄,怎麼能和野獸比誰更勇敢?萬一有什麼不測,就會成為天下人的笑話。每次孫權都會對他承認錯誤,說自己年輕不懂事。不過孫權每次說完都不當回事,張總每次勸誡年輕的孫權,總是笑而不答,從這就可以看出,嚴肅的老臣和任性的君主之間,他們的代溝非常的嚴重。

·張昭和孫權最大的一次分歧就是在赤壁之戰之前,當時曹操大軍南下,江東集團的內部分為瞭兩派,一派是以漳州為主的主和派,另一派就是以周瑜為主的主戰派,而孫權表面上在兩派之間平衡,實際上更加的傾向主戰派。後來被諸葛亮說服之後,與劉備結成聯盟,竟然殺的號稱80萬人的曹軍大敗。這一件事,也是張昭人生中的一次非常重大的失誤,導致瞭老臣與君主矛盾的必然走向。不過因為張昭一向非常的忠誠之言,孫權也並不認為他作為保守派就會投降於曹操。然而漳州每次勸諫孫權的時候,都會惹得孫權討厭,讓孫權覺得很沒有面子,孫權也對張昭的耿直有所不滿。等到曹丕篡漢後,冊封孫權為吳王,應當設置一名丞相,大臣們多次的勸諫孫權將張昭封為丞相,而孫權卻始終不采取大臣們的意見。到最後,張昭也沒當上丞相。其實朝朝早已經做到瞭一個丞相應該做的事情,但是孫權卻始終不想給她一個名分。

·在孫權稱帝的時候,你的宴會,宴請群臣,稱贊周瑜的功勞最大,張昭正要表示祝賀,孫權卻說幸虧當年沒有因瞭張老先生的計策,否則這會兒他就要在要飯瞭。說的張昭汗流浹背,沒多久就告老還鄉瞭。其實張昭並不是一個茍且偷生,愛慕虛榮的人,他當時考慮的應該是天下大亂,生靈塗炭,況且強弱懸殊,如果能夠歸順漢室,早日的統一天下,還天下一個太平,也是一件好事。張昭被孫權弄的心灰意冷之後,把手上的事情交接完畢,就告老回鄉瞭,回傢之後又閑著沒事,專心的做起瞭學問,寫出瞭《春秋左氏傳解》、《論語註》等等。在公元236年,81歲的張昭壽終正寢。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