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揭秘:古代中原諸侯是怎麼對付遊牧民族的?

揭秘:古代中原諸侯是怎麼對付遊牧民族的?

時間:2019-07-19 14:20:20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戰國歷史,精彩紛呈,而又眾說紛紜。

久遠的歷史,讓我們無法看清真實的過往,勝利者書寫瞭歷史,但也有可能篡改瞭歷史,但這些並不重要嗎,因為我們心中都有著一本隻有自己才能讀懂的歷史。

說起戰國時代,不少人會想到秦國的崛起,會想到戰國七雄的爭霸,會想到那些佈衣將相傳奇的一生等,但這並不是構成這段歷史的全部。

假如跳出戰國七雄的限制,在中國北部的遊牧民族此時也已經悄然崛起瞭,他們的種族有很多很雜,但是名氣最大的當屬匈奴。

大師王國維在《鬼方昆夷獫狁考》中,認為商朝時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時的獫狁,春秋時的戎、狄,戰國時的胡,都是後世所謂的匈奴,此外還有另外一說,就是把鬼戎、義渠、燕京、餘無、樓煩、大荔等史籍中所見之異民族,統稱為匈奴。

說起匈奴,很多人會想到漢武大帝時期的匈奴,畢竟那時候他們對中原王朝威脅很大。

但其實匈奴在戰國時期已經崛起瞭,那麼中原諸侯是如何對付遊牧民族的?秦國靠的軟實力,燕趙靠的硬實力。

戰國崛起的匈奴為何對中原威脅不大?隻因秦、燕、趙牢牢守著中原的北部防線。

宣太後:消滅義渠,不用打打殺殺。

義渠,從存在開始,就是秦國背後的威脅,當然也是秦國朝思暮想都想滅掉的戎狄部落,但要滅亡義渠又談何容易,公元前352年,秦國出兵伐魏,大敗魏軍,緊接著義渠內亂,秦國把矛頭對準瞭背後的義渠國。

秦國以絕對的兵力優勢平定瞭義渠的內亂,義渠臣服於秦國,在公元前327年,義渠國正式成為秦國的屬地,但在公元前318年卻出現瞭意外,這個意外是一個叫公孫衍的人,因為他組織瞭五國合縱攻秦,順便把義渠部落也給籠絡瞭過來,結果趁此機會義渠脫離秦國,並且出兵攻打秦國,大敗秦軍,收復瞭部分領土,猖狂的義渠,又再次成為瞭秦國的心腹大患。

公元前306年,年幼的秦昭襄王繼位,他的母親宣太後成為攝政,她一改秦國對義渠戰爭的策略,采用瞭懷柔,拉攏的手段,說白瞭宣太後打算用美人計解決掉義渠。

為此,宣太後還給義渠王生瞭孩子,她用幾十年的時間讓義渠王徹底放松瞭警惕,某天,宣太後誘義渠王到甘泉宮,從而結束瞭他的生命,接著秦國出兵伐義渠,自此義渠滅亡,徹徹底底成為瞭秦國的一部分,你還別說宣太後這招那是相當的狠。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師夷長技以制夷。

戰國時期趙國對於中原腹地的保護以及打擊胡人上,那是功不可沒的,但是趙國自戰國時代開啟時,就一直不溫不火,戰略重心南移之後,趙國對中原的戰爭,也總是勝少敗多。

但趙國卻出現瞭一位趙武靈王,徹底改變瞭趙國的局勢,他把戰略重心從南轉移到背部,重點打擊北方的遊牧民族,這一策略的轉變,奠定瞭趙國在戰國歷史上的一次重大中興。

不過一開始和遊牧民族打仗的時候,趙武靈王並占到多少優勢,因為他發覺漢人的衣服在馬背上,成為瞭極大的束縛,根本無法舒展開,而胡人的衣服,則相對方便和輕便和多,當然也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士兵的戰鬥力。

於是,趙武靈王下令全國開始效仿胡人的衣著,趙武靈王著名的胡服騎射就此拉開瞭序幕,趙國戰鬥力增強之後,自然不會放棄對胡人的打擊,受打擊的遊牧民族繼續北遷,胡服騎射或許是中原大地上最早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瞭。

燕昭王:滅東胡不麻煩,秦開就夠瞭。

說完瞭秦國和趙國,接下來的燕國也不能少,因為燕國的北部也常常受到遊牧民族的騷擾,燕昭王是燕國歷史上無數不多的一個明君,燕國在他的手裡也強大一時,但此時東胡部落也崛起瞭,並且對於燕國的疆域構成瞭威脅。

於是,燕昭王決心派兵平定邊患,既然去要去打仗,一個將軍的能力那是相當的重要,燕昭王選來選去,在東胡曾經做過人質,並且東胡人十分信賴的秦開為將。

秦開是燕國一位十分優秀的將軍,再加上十分熟悉東胡的情況,打起仗來猶入無人之境,東胡人奮力抵抗,燕軍節節勝利,高漲的士氣越發強盛,秦開率領燕軍直接退卻東胡千裡有餘。

既然把東胡給打跑瞭,秦開也不能閑著,於是效仿趙國,在燕國的東北部建立起瞭長達2000多公裡的燕國北長城,此時燕國的疆域大大增大,也讓燕國增加瞭能躋身戰國七雄的資本。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