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的嫂子早年間都做瞭什麼事情 為何唯獨自己的嫂子和侄子沒有被封呢
還不知道:劉邦是怎麼對待自己的嫂子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帶來詳細介紹,接著往下看吧~
劉邦,漢朝的創業老大,帶領一眾兄弟,攻打縣城,隊伍逐漸壯大,最後打敗項羽,爭得天下。但是他的早期形象被史傢們描寫為一個地痞,這成瞭很多筆者經久不衰的寫作素材。待到劉邦稱帝,劉傢親戚子侄們都得到封賞,唯獨他的大嫂非常尷尬,甚至連劉邦的父親都看不下去,勒令劉邦封賞,劉邦卻給嫂子的兒子封瞭一個奇怪的封號。

劉邦出生在秦朝沛縣的一個中產階級傢中,他的父親呂太公有一妻一妾,妻子生瞭3個兒子,長子名叫劉仲,次子叫劉喜,三子就是劉季,後來改名劉邦。兩個大兒子比較勤快,不管是下地務農還是處理傢務,都是一把好手,唯有劉邦好吃懶做,整日和一幫酒肉朋友胡吃海喝。劉太公經常數落他,但是他卻依舊如此。他的大哥劉仲娶妻生子後就死瞭,留下大嫂和侄子劉信過日子,孤兒寡母日子過得甚是清貧。

劉邦在沛縣有一幫好兄弟,例如西街上的屠夫樊噲、縣衙的車夫夏侯嬰等人,幾人經常聚眾吹牛,劉邦也常常把他們帶到自己嫂子傢吃飯。一次兩次還行,嫂子還估計小叔子的面子,久而久之,本就清貧的日子也承受不瞭。所以又一次,劉邦帶著兄弟們又來蹭飯,嫂子無奈,用勺子敲擊鐵鍋,發出“當當”的聲音,劉邦等人正在飯桌前等飯,聽到聲音,他廚屋質疑嫂子:“沒有飯,熬點粥喝也行啊,我這幫兄弟正餓著肚子呢。”嫂子說:“粥也沒有!”劉邦生氣,帶著兄弟們走瞭,而這些兄弟沒有吃到飯,一路抱怨劉邦,搞得劉邦很丟人。兄弟們走後,劉邦回到嫂嫂傢,發現鍋裡有粥喝,從此懷恨在心。

不曾想,劉邦在天下大亂時,揭竿而起,殺掉縣令,成立一幫義軍。在楚懷王旗下還被分封,最後他攻占咸陽,一躍成為最有影響力的諸侯。然後經過三年的楚漢紛爭,終於贏得天下。當年的那幫兄弟,樊噲、夏侯嬰等人都變成瞭開國功臣。分封諸人時,劉邦的哥哥、侄子、弟弟都得到瞭封地,唯獨寡居的大嫂和侄子劉信沒有被封。

劉太公覺得此事欠妥,對劉邦說:“劉信是你的親侄子,他們孤兒寡母不容易,你該封賞他的。”劉邦猶豫瞭幾天,最後想瞭一個封號,封侄子為:羹頡侯。“頡”字在古代也叫戛,是敲擊的意思,諷刺意味太明顯。

小編以為,劉邦之所以把這個封號給侄子,既滿足瞭老父親的要求,分封瞭侄子,又戲謔瞭大嫂當年敲打粥鍋的行為。漢高祖,果然用最“市井”的方式,達到瞭自己想要的戲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