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發頭條歡迎您
發發頭條>曆史>他是劉備心腹謀士,也和夷陵之戰的爆發有關系

他是劉備心腹謀士,也和夷陵之戰的爆發有關系

時間:2019-07-19 16:07:27 來源:網絡投稿   編輯:曆史

嗨又和大傢見面瞭,今天小編帶來瞭一篇關於法正的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想必現在大傢都喜歡看三國演義,對於許多三國迷來說,將其三國可能比羅貫中都要詳細,而小編對於三國的認識,三國在創業者手中就是一部成功的創業手冊,在軍事傢手中就是一部寶貴的兵書,在帝王手中就是則變成瞭一本權術寶典,在說書先生手上就變成瞭一本故事書。

三國是一個爾虞我詐的社會形態,他們不是上馬殺敵那樣簡單,而是用智慧的腦袋去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這些人被稱之為“謀士”,說通俗點就是出謀劃策的軍師。

三國中孫劉曹三方陣營都有著背後出鬼點子的人,曹操手下荀彧,郭嘉,劉備手下臥龍,鳳雛,孫權手下魯肅等人,他們看似弱不禁風,可是腦袋裡卻裝著彈指間,數萬人就可以灰飛煙滅的計謀,他們的殺傷力比馳騁疆場的將軍更加重要。

在三足鼎立的時代中,劉備無疑是一位幸運兒,他不僅得到瞭臥龍,鳳雛,還擁有曹操夢寐以求的武將關羽,良駒馬超,除此之外還有一位與諸葛亮不相上下的謀臣法正。

法正自小便有著雄途大略,長大後與好友孟達一起加入劉璋手下效力,可是劉璋卻是一個沒有抱負的庸主,守著蜀郡一畝三分地,過著土皇帝的日子。

後來劉備進攻蜀中,法正見劉皇叔是不可多得明主,於是他開城投降選擇瞭劉備,效力劉備後,法正開始建功立業。法正在這裡編寫瞭蜀漢的律法《蜀科》,就這樣百姓安居樂業,恢復經濟生產。

進攻漢中時,劉備有一次與曹軍在作戰中,形勢不利,本應馬上撤退,而劉備卻大怒不肯撤軍,無人敢進諫。當時箭如雨下,法正便走去擋在劉備前面。劉備趕緊喊道:“孝直避箭。”法正回道:“連明公也冒著箭雨、飛石,何況我呢?”劉備隻好允諾:“我和你一起撤退。”便暫時撤軍瞭。從這不難看出法正在劉備心中分量是極為高的。

後來關羽戰死荊州,劉備為瞭報仇,不顧手下所有人的反對要率軍討伐東吳,就連諸葛亮也不敢諫言害怕承受劉備的怒火,此時許多人便想起瞭法正,嘆息“假如法正還在的話,法正肯定會出奇謀勸阻劉備”。可惜法正早已去世。

後來夷陵之戰劉備八萬大軍被東吳大都督陸遜來瞭一招火燒連營,隻帶回800軍士返回白帝城,而劉備回來後也一病不起,在他病重期間“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從這就能看到法正在他心中有多麼的重要,堪稱心腹級別。

法正去世的時候隻有45歲,他的離去對劉備損失特別的大,就連他的老對頭曹操都對法正贊嘆不已,三國志作者陳壽在編寫這本書時對於法正的評價還要高於諸葛亮和郭嘉。

閱讀全文
熱點文章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