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倫身為一名太監 他是如何接觸並改進造紙術的
今天小編就給大傢帶來蔡倫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傢有所幫助。
古代中國對世界影響最大的無外乎是四大發明,其中的造紙術更是影響深遠。時至今日,人們依舊在紙上寫字,可以說紙是存在時間最長的承載文字的工具瞭。提起造紙術,我們腦海中第一反應就是蔡倫,我們都知道蔡倫是一個宦官,當時身為宦官的他為啥會接觸並改進造紙術呢?

蔡倫在十四歲時就已經入宮做瞭宦官,一心想要向上爬的他除瞭認真工作選擇投靠瞭當時的竇皇後。竇皇後膝下無子,當時的皇太子劉慶是貴人所生,竇皇後為瞭保住後位,誣陷宋貴人,當然這件不光彩的事不能親自動手,她將這件事交給瞭小嘍囉的蔡倫,蔡倫在門外監視,求救無門的宋貴人隻得選擇自殺身亡,而本來可以即位的太子劉慶被貶為瞭清河王。

蔡倫在幫竇皇後做瞭這件事之後就相當於交瞭“投名狀”,竇皇後也就是後來垂簾聽政的竇太後將傳喚皇帝口令的他職位提升到瞭尚方令。在蔡倫正值壯年想要成就一番事業時,蔡倫的靠山竇太後去世瞭。蔡倫在這個時候立馬投靠瞭後宮新的掌權人皇後鄧綏。鄧綏身為皇後,本身就是一個擅長舞文弄墨的才女,但是因為當時帛紙的成本很高,這讓崇尚節儉的她分外煩惱。蔡倫在這個時候看到瞭機會,他便總結瞭西漢以來的造紙經驗,利用樹皮、破佈等原料制造出瞭優質的紙張,蔡倫這個舉動讓皇帝皇後都特別高興,皇帝還特別嘉獎表揚瞭蔡倫,並將他的這個造紙術在全境推廣開來。

蔡倫在這年可謂是風頭無二,本以為仕途坦蕩的他突然接到瞭一個噩耗,做瞭九年傀儡皇帝的漢和帝駕崩瞭,垂簾聽政的鄧太後在劉氏皇族中挑選瞭劉祜作為皇位的繼承人。這個劉祜正是當年被貶清河王劉慶的兒子,也就是說蔡倫當年逼死瞭未來皇帝的親奶奶。蔡倫因為當年的事情對這個小皇帝極為恐懼,隻能祈求靠山鄧太後能長命百歲,但是世事無常,沒多久,蔡倫唯一的靠山鄧太後也駕鶴西去瞭。漢安帝劉祜親政後,直接下瞭詔令開始清算蔡倫,蔡倫在無奈之下沐浴換上衣冠後最終選擇瞭服毒自殺。

一直有句老話叫“天道有輪回,蒼天繞過誰”,蔡倫改進造紙術的初衷並不如我們設想的那樣偉大,他最終也為當初做過的錯事付出瞭生命的代價。